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镇安县举办中华文化传承专题讲座 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7月27日,镇安县教育和体育局特邀镇安籍优秀人才马波、邱玥回乡,举办“中华文化传承与艺术启迪人生”专题讲座,为全县师生及文化爱好者献上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分两大专场同步开展。上午8:30,县
  • 昆倘高速打造“高速+”融合发展新业态
    掌上春城讯 建成“通和驿家”综合服务站,用心服务司乘人员;开通“中铁昆倘高速”抖音官方账号,主播带“你”上高速.....近年来,中铁交通西南运营中心昆倘管理处多措并举,打造“高速+多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并取得显著成效。高速+电商助农增收“宝宝,拉载蜜蜂可以走绿通车道的!”7月24日,在“中铁昆倘高
  • 主力资金监控:计算机板块净流出超75亿
    【主力资金监控:计算机板块净流出超75亿】财联社7月28日电,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通信、国防军工等板块,净流出计算机、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板块,其中计算机板块净流出超75亿元。个股方面,胜宏科技大涨,主力资金净买入12.47亿元位居首位,恒瑞医药、光迅科技、硕贝德主力资金净流
  • 中医外治“拿捏”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愿 实习生 金玉茹三伏天,养生正当时!针灸、推拿、刮痧轮番上阵,火热的“冬病夏治”模式已开启~记者实地打卡省内多家中医院,亲身体验这些又“酷”又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一边调理身体,一边涨知识,轻松又养生!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历时159天 航程2.7万余海里 “雪龙”号今日凯旋 取得哪些成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57:00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今天(8日)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本次考察首次实现南极三站同时越冬,首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

从去年11月1日广州启航,到今天返回上海,“雪龙”号此次南极之行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本次考察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雪龙”再探极,取得哪些成果?

考察队员进行企鹅繁殖地调查(吴福星/摄)

说起此行收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就打开了话匣子。提起南极,企鹅、鲸鱼或许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物种。王金辉表示,此次考察在恩德比地和阿曼达湾首次获取一整年的企鹅栖息地观测数据,为研究企鹅习性和企鹅栖息地年际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王金辉:在恩德比地去年和前年咱们南极考察期间布放的企鹅相机,都成功回收了,本次考察又新布放了三台企鹅相机。在阿曼达湾南极特别保护区,也首次回收了超过一整年的帝企鹅自动监测数据。目前这个航次目击的海洋哺乳动物超过560群,数量超过1300头,种类是14种。这个过程中,考察队员挺开心的,有的时候一群一群过来,刚开始大家都在欢呼,又看到某种鲸鱼了!到后面就“麻木”了,从哈康七世海一直到宇航员海,这个过程中还是比较多的。专门从事企鹅或哺乳动物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一天要观测8小时以上,目不转睛地记种类、数量,发现的时间、地点、海况,这些信息都要记下来,还是比较辛苦的。

考察队员在企鹅岛作业结束返回登陆点(姜启吴/摄)

爬冰卧雪、勇斗极寒。南极,既是科学家向往的科研圣地,其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也为科研活动设置了重重阻碍。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此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各考察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近岸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龙威: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航空调查填补了多个区域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了重力岩芯等;三是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考察队抵达昆仑站(李纯青/摄)

去年,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胡红桥介绍,度夏期间,秦岭站已完成包括新能源系统、通信系统、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

胡红桥:秦岭站已具备开展越冬考察的保障能力,首次开展越冬考察,我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目前,有43名队员在秦岭站执行越冬任务。从今年3月至11月的越冬任务期间,秦岭站将继续推进主体建筑内部工程、管网系统安装,开展全站系统联调联试、功能模块集成等收尾工作。考察站将边施工、边调试、边运行,逐步实现安全有序运行。

考察队员测量磷虾体长(周鹏/摄)

而在科学研究方面,王金辉介绍,考察队此行期间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麒麟冰下湖科学钻探选址,其中首次在南极内陆区域开展主动源地震勘探,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高精度地震探测领域的空白,探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首次开展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首次在阿蒙森海进行长柱状活塞重力取样,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王金辉: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为极地冰盖消融、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发育演化及海平面变化等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考察队利用长柱状活塞重力柱取样器,成功获取了8.67米的沉积物岩心,这是我国目前在南极阿蒙森海海山区获取的最长的一根重力岩芯,可用于揭示上新世以来的阿蒙森海古海洋与古环境的演化。

内陆队车队驶向中山站(付全有/摄)

南极科学考察,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王金辉表示,此次考察期间,还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王金辉:我国在罗斯海地区组织了秋季联合航次考察,有美国、挪威、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参与,这次考察也将填补南极罗斯海秋季的弱光-黑暗季节中的海-冰-气相互作用、生态系统过程、生物种群生存策略以及碳埋藏等方面的科学认知空白。目前,“雪龙2”号还在罗斯海区域进行秋季航次的国际合作联合考察。我们同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共同实施了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合作开展环南极航次考察;泰国两名科学家应邀在我国南极长城站开展了微塑料、水下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

“雪龙”号4月8日返回上海(胡祎玮/摄)

去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龙威介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龙威: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制丨朱敏

记者丨王泽华 胡祎玮 成奕霖

图片丨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
  • 特朗普:我花钱了,他我罩的!
    发布日期: 2025-06-29 10:59:00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辩护”。特朗普指出,“以色列总理不可能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被迫整天坐在法庭上。检察官对内塔尼亚胡的所作所为是疯狂的”。特朗普称,美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来保护和支持以色列,远远超过对任何其他国家的投入,美国
  • 【东方微笑 多彩麦积】摄影师看麦积 | 翠湖月季火样红
    发布日期: 2025-06-29 01:20:00
    编者按: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西端北麓,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奇特、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多角度、全方位、艺术化展现大美麦积的旖旎风光、城乡面貌、风土人情、民俗活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特色亮点,麦积融媒特推出“摄影师看麦积”栏目,专
  • 伊朗称首次使用“卡德尔-H”多弹头弹道导弹打击以色列
    发布日期: 2025-06-23 21:04:00
    当地时间6月2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声明称,当天其在对以色列发起的“真实承诺-3”行动第21轮打击中,综合使用了固体燃料与液体燃料弹道导弹,以及智能无人机参与行动,并首次使用“卡德尔-H(Qadr-H)”多弹头弹道导弹,打击以方从北到南多处目标。声明还称,当天袭击还运用了现代化、出其不意的战术
  • 日本新燃岳火山时隔7年再次喷发,火山灰柱高达500米
    发布日期: 2025-06-22 18:21:00
    当地时间22日16时37分左右,位于日本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地区的雾岛连山的新燃岳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500米。这是新燃岳火山自2018年6月以来首次喷发。编辑:谢哲 来源:央视新闻
  • 伊朗首次白天发动袭击 以色列发动距离最长打击 昨夜今晨双方继续施压
    发布日期: 2025-06-16 07:12:00
    6月15日,伊朗连续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当天下午,伊朗发射“数十枚”导弹,首次在白天发动袭击。以军随后对伊朗西部数十个地对地导弹目标发动袭击。当晚,伊朗再次向以色列北部发射导弹,击中海法和特拉维夫,多地发生火灾,致多人受伤。截至目前,伊以冲突已持续三天,紧张局势仍未得到缓和。伊朗首次白天发动袭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