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纽约汇市:美元上涨 投资者屏息以待美国通胀数据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彭博美元指数在纽约交易时段上涨,投资者关注本周将公布的关键美国通胀报告,这些报告将决定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下行。彭博美元指数上涨0.2%,G-10外汇期权交易量低迷。互换市场定价显示,美联储官员9月17日下次会议结束时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85%。美国银行策略师对
  • 剧透未来:机器人走向实用主义
    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让机器人离更多人更近了。以前,机器人常因价格太高只能被少数大企业使用;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零件供应链越来越成熟,造机器人的成本在慢慢降低。就像手机从昂贵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一样,机器人也在沿着“造得多、成本降、用得起”的路径普及,中小企业甚至普通家庭接触机器人的门槛正在变低。更重
  • 家长速看!这款小儿止咳糖浆被勒令停产
    8月5日,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益佰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暂停生产、销售通知书》,要求立即暂停小儿止咳糖浆的生产和销售。公告显示,此次暂停生产、销售的决定源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结果显示,益佰制药存在“个别记录未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金民卿为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免去杨友斌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职务;免去李俊杰的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职务。来源:彩练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剧透未来:机器人走向实用主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0:39:00    

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让机器人离更多人更近了。以前,机器人常因价格太高只能被少数大企业使用;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零件供应链越来越成熟,造机器人的成本在慢慢降低。就像手机从昂贵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一样,机器人也在沿着“造得多、成本降、用得起”的路径普及,中小企业甚至普通家庭接触机器人的门槛正在变低。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研发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越来越贴近实际需求和商业逻辑。企业不再只盯着技术层面有多先进,而开始琢磨“用户真的需要什么”“怎么能持续赚钱”。这种需求和商业思路的结合,让机器人不再只是冰冷的工具——它开始能理解场景里的具体问题,能适配不同的使用需求,甚至像伙伴一样配合人的工作。

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概念到工具,再到伙伴的质变,眼前这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是变革的最佳观测窗口。

从单点炫技到能力闭环

机器人的进化,开始告别纯粹的炫技、表演阶段,转而追求稳定可靠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闭环。

加速进化副总裁苏颖在展会现场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的全自主足球机器人,生动诠释了这种变化:“它们要自己看球、找队友、判断战术,甚至能完成大力射门的高难度动作。”苏颖认为,足球赛场就像技术试炼场,“表面上这是运动能力或者说表演,但背后其实是机器人决策稳定性和群体协作的全链路能力”。

这种能力进阶在细分领域愈发清晰。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将机器人的技能拆解为更通俗的逻辑:“(以抓握这个功能为例)就像人干活,有的是抓一下就完的静态任务,有的是擦桌子、削黄瓜这种需要持续调整力度的动态活儿。”在会场,他向北京商报等媒体记者解释称,后者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每毫秒都要感知力的变化,还要预判最终效果,这才是真正的智能考验”。

优必选研究院副院长郑宇则从技术落地角度向北京商报记者做了阐述——本次大会,优必选将两代已经进厂打工的机器人,连同工厂场景一同搬到了展会现场:“我们的机器人增加腰部自由度后能蹲地搬运,算法升级后抓软物料更稳,这种‘硬件迭代+算法优化’的协同,才让技术真正能用起来。”

技术突破的核心,正在于从“做得到”到“做得好”的跨越——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孤例,而是能在真实场景中稳定复现的能力。

低速、高频、刚需的商业场景

机器人产业在不同场景的落地进程,正呈现出明显的分层节奏。

那些流程标准化的场景,已经率先尝到了效率提升的甜头。比如工厂流水线上,优必选的机器人只需换个“抓手”(比如从夹子切换到灵巧手),就能灵活切换搬运、分拣等不同活儿。郑宇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这类场景需求清晰,技术能精准匹配,未来2—3年就有望大规模铺开应用。”

教育、文旅这些场景也显现出成熟的潜力。苏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的机器人已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客户,“这些场景环境相对稳定,技术落地时遇到的阻碍少,实际能创造的价值很快就能体现出来”。

越疆科技首席科学家郎需林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将是“低速、高频、刚需的商业场景”,例如药房搬运、零售导引、园区巡检等,“这些场景任务明确、环境可控,适合技术早期阶段部署”。

但复杂环境的渗透仍在“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服务中,擦桌子、照顾老人等任务涉及持续的力反馈和动态调整,卢策吾直言:“看似简单的家务,比工厂里的抓取复杂得多。”户外作业更甚,苏颖观察到,即使是展会与运动会这类相似场景,“光照、地面材质的差异都需要机器人重新适配,持续运行时关节磨损、程序发热都是挑战”。这些未完成的探索,既是当前的瓶颈,更是未来价值爆发的关键切口。

尽管路径分野、不同场景的落地节奏有快有慢,但殊途同归的核心逻辑始终围绕务实落地展开——无论是标准化场景的快速复制,还是复杂环境的耐心试错,最终都指向让机器人真正融入生活与生产的目标。

值得期待的是,试错正在加速迭代。郑宇注意到一个积极信号:“越来越多工厂开放实际环境给我们测试,数据闭环速度在加快。”企业与场景方的双向奔赴,正让机器人从“实验室完美”慢慢走向“工厂可用”“餐厅可用”甚至“家庭可用”。

量产破局与商业逻辑升级

产业爆发的密码,藏在量产降价与商业逻辑的双重变革里。

量产能力的提升正在撕开市场缺口,苏颖坦言:“行业成本下降是必然趋势,出货量上去后,供应链成本会跟着降。”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加速进化推出的“平民版”机器人,通过缩小体型保持核心功能,成功降低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用得起自动化”。据悉,加速进化中型人形机器人T1的售价为19.9万元,而小型人形机器人K1的价格不到一半,仅为8.8万元。

以越疆科技为例,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其2025年3月发布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就首次将工业级人形机器人价格压至20万元以下(售价19.9万元起),较行业主流的30万—50万元区间大幅下探;另一家受访企业优必选的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在2025年3月以29.9万元起售,较2022年Walker X的598.8万元均价降幅超95%。

而国产供应链的成熟更给量产添了底气,苏颖、郑宇等多位受访人都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及,他们明显感受到的趋势是,两年前很多零部件要小厂定制,现在上市公司也开始入局,工艺和质量都在提升。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商业逻辑层面,即破解过往机器人产业“技术强盈利弱”的死结,答案不在硬件本身,而在价值创造方式的重构。卢策吾强调:“要用通用模型做底座,到具体行业再做适配,这样才能降低场景切入成本。”优必选则选择先深耕工业再拓展家庭,加速进化计划打造开发者平台,傲鲨智能从工业外骨骼延伸到消费运动,橡鹿科技全面布局头部连锁餐饮公司——这些路径虽不同,却都指向同一个逻辑:机器人不是要做全能选手,而是要成为某一场景的专家。

郎需林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判断,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生态大概率会重演智能手机路径:“先由硬件厂商带动产业热度,再由‘大脑’和‘应用’主导行业分层,最终形成开放协同、模块互换的具身智能生态。”其策略是“软硬一体、通用架构、场景共创”,既夯实硬件基础,又对接主流AI“大脑”,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生态构建。

从仿生蜜蜂的群体飞行到足球机器人的战术协作,从工厂里的稳定分拣到家庭场景的小心试错,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透露出的信号清晰而强烈:机器人产业的进化,从来不是单一技术的突进,而是技术突破、场景适配与商业重构的共振。

当每一次微小的技术蝶变汇聚成产业变革的力量,一个万亿级市场的新图景,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天逸

·声音·

橡鹿科技董事长杨建成:

炒菜机器人不必“具身”

“观众说我们是整个会场最香的机器人,没有人比我们更香。”在同北京商报记者的专访交谈中,橡鹿科技董事长杨建成谈到了很多确定性,包括技术、市场,也包括行业发展,会场内的“最香”大概也算一种确定。

在C端认知尚浅的领域,炒菜机器人的商业化推进速度已大大超出外界的普遍预期。杨建成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橡鹿科技选择的是与通用机器人不同的路径,聚焦商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核心在于深耕烹饪触觉反馈与食材数据库积累,而非追求机器人的通用性。其逻辑在于,与人类厨师形成互补而非替代——机器人的优势体现在“会得多、学得快、出品稳”,可承载数十万道菜谱且持续更新,群体出品的标准化程度远超人类厨师群体。

从市场表现看,这一模式已获得商业验证。据悉,部分一线大厂已引入其炒菜机器人,更关键的是客户复购率超过80%,新签约客户仅占销量的三成,大量复购与转介绍,表明餐饮商户对其成本效益有相当的认可。杨建成提到“123公式”——一名厨工操作两台机器可达到三名大厨的出品效率。

成本结构与效率边界的重构,正是这种商业价值的量化体现。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天逸

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张延柏:

灵巧手是机器人的标配

“这是我们首次实现工业、通用、迷你灵巧手的全矩阵覆盖。”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张延柏站在展台侧,指着整个乐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这次WRC上带来的新品Linker Hand O6,仅有女性手掌大小,却集成了6个主动自由度和10个被动自由度。

在这场伴着音乐声的专访中,张延柏详细讲解了灵巧手在工程方面的待解难题,他也承认具身智能的形态不仅是人形,但这不影响灵巧手成为目前机器人的标配。

过去大家执着于人形是因为普罗大众对人形机器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深化,实际应用中会发现很多需求会呼应更加简单的形态,也就是“机器人”的定义更加扩展了。比如家政场景中,轮式驱动会比双足带来更快的移动速度,更好用的机器人反而更不像“人”,甚至像工业场景,很多时候一只机械臂、一只灵巧手、一颗摄像头就能够满足硬件基础的要求。所以随着应用的深化,机器人形态必然是多元化的,但灵巧手依然是未来的标配,因为灵巧手决定了机器人灵巧操作的上限,和夹爪等方案对比,灵巧手具有更高的操作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相关文章
  • 剧透未来:机器人走向实用主义
    发布日期: 2025-08-12 00:39:00
    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让机器人离更多人更近了。以前,机器人常因价格太高只能被少数大企业使用;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零件供应链越来越成熟,造机器人的成本在慢慢降低。就像手机从昂贵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一样,机器人也在沿着“造得多、成本降、用得起”的路径普及,中小企业甚至普通家庭接触机器人的门槛正在变低。更重
  • 家长速看!这款小儿止咳糖浆被勒令停产
    发布日期: 2025-08-11 18:00:00
    8月5日,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益佰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暂停生产、销售通知书》,要求立即暂停小儿止咳糖浆的生产和销售。公告显示,此次暂停生产、销售的决定源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结果显示,益佰制药存在“个别记录未
  • 中医外治“拿捏”了
    发布日期: 2025-07-28 12: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愿 实习生 金玉茹三伏天,养生正当时!针灸、推拿、刮痧轮番上阵,火热的“冬病夏治”模式已开启~记者实地打卡省内多家中医院,亲身体验这些又“酷”又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一边调理身体,一边涨知识,轻松又养生!
  • 人工智能技术让美好生活加速“智”变
    发布日期: 2025-07-28 11:07:00
    邦邦机器人产品亮相德国杜塞尔多夫康复展。  邦邦机器人供图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商铺内,商户展示AI应用中的多语种视频。  唐艳清摄(新华社发)陈曣(左)和李孚洛在使用“黄山官方AI旅行助手”。  本报记者  田先进摄AI(人工智能)智创服务平台助力无障碍沟通,为义乌中外客商创造更多“打开方式”
  • 隆化:新建7处应急水源井
    发布日期: 2025-07-28 08:10:00
    7月27日,隆化县润蓝水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检修供水设备。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又接通一眼应急水井,赶紧对水质进行化验。”7月27日14时30分,隆化县润蓝水务有限公司水厂内,一脸疲惫的副总经理王建辉大声招呼化验员谢飞月。“由于持续降雨,上游来水水质浑浊,对水源井供水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