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微信最新公告:集体处置
    微信珊瑚安全近日发布关于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处置公告(2025年9月):微信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为保障平台微短剧小程序规范运营,实现良性有序发展,平台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广播电视局的部署要求,平台不断加大对低俗有害微短剧的巡查审核和违规侵权 微
  • 济南奥体西路北延,迎重要进展
    济南市奥体西路北延段横跨历下区与历城区,位于八涧堡北路与工业北路之间,全长1.42公里。目前,工程已进入重要节点,北延路段即将“焕新”登场。目前,工业北路与八涧堡北路段已完成沥青铺设,黄东联络线段完成水稳基层施工,整体工程推进顺利。当前全线道路主体、附属管线及沥青面层已基本完工,正在推进人行道及慢车
  • OpenAI重组GPT-5「灵魂」团队!亚裔女负责人遭调离,罕见自曝AI幻觉祸首
    【新智元导读】OpenAI重磅结构调整:ChatGPT「模型行为」团队并入Post-Training,前负责人Joanne Jang负责新成立的OAI Labs。而背后原因,可能是他们最近的新发现:评测在奖励模型「幻觉」,模型被逼成「应试选手」。一次组织重组+评测范式重构,也许正在改写AI的能力边
  • 被罚8725万元!华夏银行:诚恳接受,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何小桃,廖丹9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罚单,对华夏银行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罚。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监管对该行罚款8725万元,并对具体责任人员相应处以警告或者罚款,相关责任人员合计罚款20万元。对此,华夏银行官方回应,近日收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OpenAI重组GPT-5「灵魂」团队!亚裔女负责人遭调离,罕见自曝AI幻觉祸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7 08:46:00    

【新智元导读】OpenAI重磅结构调整:ChatGPT「模型行为」团队并入Post-Training,前负责人Joanne Jang负责新成立的OAI Labs。而背后原因,可能是他们最近的新发现:评测在奖励模型「幻觉」,模型被逼成「应试选手」。一次组织重组+评测范式重构,也许正在改写AI的能力边界与产品形态。

9月6日,OpenAI决定重组ChatGPT「个性」研究团队!

这个约14人的小组,规模虽小但责任重大——他们要负责让GPT模型知道该怎么和人类进行交互。

根据内部消息,模型行为团队(Model Behavior team)将直接并入后训练团队(Post-Training team),并向后训练负责人Max Schwarzer汇报。

团队前负责人Joanne Jang,从头开始新的实验室「OAI Labs」——为人类与AI的协作方式,发明并构建新的交互界面原型。

与此同时,OpenAI还非常罕见地发了一篇论文揭秘——让AI产生「幻觉」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

整个行业为了追求高分排行榜而设计的「应试」评估体系,迫使AI宁愿去猜测答案,也不愿诚实地说出「我不知道」。

论文地址:
https://openai.com/index/why-language-models-hallucinate/

超现实的一天

模型行为团队几乎参与了GPT-4后的全部模型研发,包括GPT-4o、GPT-4.5以及GPT-5。

上周,作为Model Behavior团队负责人的Joanne Jang,登上《时代》百大AI人物榜单的「思想家」(Time AI 100 Thinkers),超越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Yoshua Bengio、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rey Dean等大佬。

就在同一天,OpenAI决定将她从团队调离,自己去负责一个新的方向。

对她而言,那天的确是「超现实」

Joanne Jang认为,她的工作核心在于「赋能用户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但前提是不能造成伤害或侵犯他人的自由。

她直言:AI实验室的员工不应该成为决定人们能创造什么、不能创造什么的仲裁者

开启新征程:瞄准下一代AI交互

Joanne Jang发文表示她已有新的工作职位:发明和原型化全新的交互界面,探索人与AI协作的未来方式。

她将从头开始负责新的OAI Labs实验室:一个以研究为驱动的团队,致力于为人类与AI的协作方式,发明和构建新界面的原型。

借此平台,她将探索超越聊天、甚至超越智能体的新模式——迈向能够用于思考、创造、娱乐、学习、连接与实践的全新范式与工具。

这让她无比兴奋,也是过去四年在OpenAI她最享受的工作:

把前沿能力转化为面向世界的产品,并与才华横溢的同事们一起打磨落地。

从DALL·E 2、标准语音模式,到GPT-4与模型行为,她在OpenAI的工作涵盖不同的个性化与交互方式。

她学到了很多,体会深刻:

塑造一个界面,是多么能够激发人们去突破想象的边界。

在接受采访时,她坦言,现在还在早期阶段,究竟会探索出哪些全新的交互界面,还没有明确答案。

我非常兴奋能去探索一些能突破「聊天」范式的模式。聊天目前更多与陪伴相关;而「智能体」则强调自主性。

但我更愿意把AI系统视为思考、创造、游戏、实践、学习和连接的工具。

OpenAI的模型行为研究员,负责设计和开发评测体系(evals),横跨多个环节:

对齐(alignment)、训练、数据、强化学习(RL)以及后训练(post-training)等。

除了研究本身,模型行为研究员还需要具备对产品的敏锐直觉,以及对经典AI对齐问题的深刻理解。

OpenAI对模型行为研究员的经验要求

在之前的招聘中,OpenAI称:模型即产品,而评测体系就是模型的灵魂。

但OpenAI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评测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模型。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实际上,大多数主流评测在奖励幻觉行为。只需对这些主流评测进行一些简单的改动,就能重新校准激励机制,让模型在表达不确定性时获得奖励,而不是遭到惩罚。

而且这种方式不仅能消除抑制幻觉的障碍,还为未来更具细微语用能力的语言模型打开了大门。

这一发现对OpenAI很重要:评测体系直接影响LLM的能力。

据报道,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OpenAI首席科学家Mark Chen指出,把模型行为进一步融入核心模型研发,现正是好机会。

我们亲手让AI学会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就在最近,OpenAI的研究员就做了一个有趣的测试。

他们先是问一个主流AI机器人:「Adam Tauman Kalai(论文一作)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什么?」

机器人自信地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但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接着他们又问:「Adam Tauman Kalai的生日是哪天?」

这次机器人还是给出了三个不同的日期,同样全是错的。

为了拿高分,AI被逼「拍脑袋」作答

上面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模型幻觉」——即AI生成的那些看似合理、实则虚构的答案。

在最新的研究中,OpenAI指出:

模型之所以会产生幻觉,是因为标准的训练和评估程序奖励猜测行为,而非鼓励模型承认其不确定性。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评估AI时,设定了错误的激励导向。

虽然评估本身不会直接造成幻觉,但大多数评估方法会促使模型去猜测答案,而不是诚实地表明自己不确定。

这就像一场充满选择题的大型「应试教育」。

如果AI遇到不会的题目,选择留白不答,铁定是0分;而如果随便猜一个,总有蒙对的概率。

在积累了成千上万道题后,一个爱「蒙答案」的AI,就会比一个遇到难题时表示「不知道」的AI得分更高。

当前的行业主流,便是用这种「唯准确率论」的排行榜来评判模型优劣。

这无形中鼓励所有开发者去训练一个更会「猜」而不是更「诚实」的模型。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模型越来越先进,它们依然会产生幻觉。

为了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来看看OpenAI在GPT-5系统卡中公布的一组对比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

在准确率上,旧模型o4-mini的得分更高(24% vs 22%)。

但代价是,几乎从不弃权(1%)的o4-mini,错误率(幻觉率)直接飙到了75%

相比之下,新模型gpt-5-thinking-mini表现得更为「谨慎」,它在52%的情况下选择不回答,从而将错误率控制在了26%

幻觉源于「下一个token预测」

除了评估体系的导向问题,幻觉的产生还与大语言模型的学习机制息息相关。

通过「下一个token预测」,模型掌握了语法、语感和常识性关联,但它的短板也正在于此。

对于高频、有规律的知识,比如语法、拼写,模型能通过扩大规模来消解

对于低频、任意的事实,比如生日、论文标题,模型则无法从模式中预测

理想情况下,这些幻觉应该能在模型预训练完成后的环节中被消除。

但正如上一节所述,由于评估机制的原因,这一目标并未完全实现。

如何教AI「学会放弃」?

对此,OpenAI的建议是:

应该重罚「自信地犯错」(confidential error),并为「诚实地承认不确定性」给予加分。

就像我们考试中的「答错倒扣分」机制一样。

这不仅仅是通过加入新评测来「补全」就行的,而是要更新所有主流的、依靠准确率的评估体系。

最后,OpenAI也集中回应了关于幻觉的几个常见误解:

误解1:幻觉能通过100%的准确率来根除。

发现:准确率永远到不了100%。因为真实世界中,总有很多问题因信息不足或本身模糊而无法回答。

误解2:幻觉是不可避免的。

发现:并非如此。模型完全可以在不确定时选择「弃权」,从而避免幻觉。

误解3:只有更大的模型才能避免幻觉。

发现:有时,小模型反而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让模型准确评估自己的「置信度」(即做到「校准」),比让它变得无所不知要容易得多。

误解4:幻觉是一个神秘的、偶然的系统故障。

发现:我们已经理解了幻觉产生的统计学机制,以及现有评估体系是如何无意中「奖励」这种行为的。

误解5:要衡量幻觉,只需要一个好的评测。

发现:幻觉评测早就有了。但在数百个奖励猜测的传统基准评测面前,一个好的幻觉评测收效甚微。正确的做法是,重新设计所有主流评估,加入对模型表达不确定性行为的奖励。

参考资料:

https://techcrunch.com/2025/09/05/openai-reorganizes-research-team-behind-chatgpts-personality/

https://openai.com/index/why-language-models-hallucinat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编辑:KingHZ 好困,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 OpenAI重组GPT-5「灵魂」团队!亚裔女负责人遭调离,罕见自曝AI幻觉祸首
    发布日期: 2025-09-07 08:46:00
    【新智元导读】OpenAI重磅结构调整:ChatGPT「模型行为」团队并入Post-Training,前负责人Joanne Jang负责新成立的OAI Labs。而背后原因,可能是他们最近的新发现:评测在奖励模型「幻觉」,模型被逼成「应试选手」。一次组织重组+评测范式重构,也许正在改写AI的能力边
  • 对话陈润生院士:科学发展是不断交叉融合的过程
    发布日期: 2025-08-31 12:32:00
    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实习生 刘嘉懿 成明霞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科学智能需要成为善意的智能。科学需要传承,传承需要教育,所以科学本身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教育。如果一个科学家能够肩负起教育家的责任,当然是很
  • 员工爆料:King暴力裁员200人,背后资本推动AI取代员工
    发布日期: 2025-08-29 15:57:00
    文 | DataEye老牌休闲游戏巨头King最近似乎正深陷泥沼中。从2023年随动视暴雪被微软收购后,King的内部变动一直不少——今年5月,Todd Green接替Tjodolf Sommestad成为公司的新任总裁,后者在King工作近14年,担任了3年总裁,现已离任。而Green则担任过《糖
  • 科技赋能,哈工大学子为乡村振兴铺就“通途”!
    发布日期: 2025-08-22 11:10:00
    在哈工大有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队伍他们立志要研发出创新材料为乡村振兴铺就通途三年间他们用“魔法”修补乡村道路为30余个村庄纾困解难这群年轻人究竟缘何聚在一起与“路”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你们是搞交通的,能不能帮我们修修路?”新疆轮台的烈日下,野云沟村果农阿卜杜拉粗糙的手掌攥着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2
  • 北大教授被举报违规招生 校方通报:未发现网传所谓我院教师“违规招生”等情况
    发布日期: 2025-08-14 08:29:00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8月13日发布《关于网传我院教师易继明相关情况的说明》:近日,网络上出现涉及我院教师易继明的相关信息。我院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已于8月12日向有关人员核实情况,并调取相关证据,认真开展调查。经核查,未发现网传所谓“由在校学生支付餐费”“违规招生”等情况。针对恶意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