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已超过60天。“此次成功突破临床异种肾移植 2 个月生存期‘魔咒’。这标志着,该项研究已超过世界首例异种肾移植患者术后50天、第二例47天的纪录,更以‘中国方案’向世界最长纪录发起冲击。”该院泌尿外科主任秦卫军向记者表示。
目前移植患者生命体征持续平稳,移植肾脏功能正常,各项核心指标均保持在理想区间,这标志着我国异种移植技术在临床长期稳定性验证中迈出关键一步。秦卫军介绍,“据监测显示,患者术后60天内,移植肾脏血流灌注良好,昨日血肌酐为46μmol/L,24小时尿量2600ml,电解质、尿素氮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
据了解,此次手术为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手术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指导下,由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及全院二十余个学科专家合作完成。
3月6日,窦科峰院士(中)、泌尿外科马帅军副教授(右)、韩士超副教授(左)修整肾脏。医院供图
此次异种移植,团队在没有使用CD40-CD40L信号阻断剂的情况下,创新构建精准免疫抑制—凝血功能调控—感染防控体系三大诊疗管理举措,通过抗排斥药物组合,有效控制了术后早期出现的排斥和感染,根据患者综合免疫状态,避免排斥反应又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结合血栓弹力图实时监测凝血状态,精准调控抗凝药物,保障微血管通畅;筛查多重病原微生物与24小时监测网络,确保移植器官及患者安全。
“通过构建精准评估、实时监测、多学科联动等保障体系,针对免疫排斥、病原感染、凝血障碍等难点问题,提前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干预、动态调控,为移植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诊疗方案。”秦卫军说。
刘顺(化名)的母亲正是此次接受肾移植的患者。秦卫军告诉记者,“患者今年69岁,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药物服用史已有30多年,8年前又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这期间都是儿子尽心照料。后续脑梗、心梗的发生让病情雪上加霜,每次透析都是儿子背着母亲去医院。”
亚洲首例异种肾移植患者术后已超60天。医院供图
如今母亲手术已经过去了60天,刘顺也颇为感慨,“母亲年龄较大,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足、脑梗后遗症、陈旧性骨折、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等多种复杂基础疾病。手术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现在精神很好,恢复得也不错,这种情况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对我们来说就是‘奇迹’,也希望这项技术未来可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窦科峰院士表示,异种器官移植技术走向临床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每一项数据、每一个指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此项创新研究进一步证实异种移植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为未来异种器官移植领域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编辑:李可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