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沪上专家,临沂救治!2岁肿瘤患儿的千里生命护航
    偶然因扁桃体发炎就医,却发现腹部“包藏”一枚肿瘤。7月底,2岁的小峰(化名)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生为他进行了系列检查,在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小峰的“左肾存在不均质回声包块”。这行词汇对于小峰的家人来说有点陌生,但当地医生建议他们赶紧到上级医院就诊,“可能是个肿瘤,你们赶紧上城
  • 祝贺!李晓辉/王紫莹获得美网轮椅网球女双冠军
    当地时间9月5日,在2025美网轮椅网球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李晓辉/王紫莹在第二盘1-5落后的不利局面下顽强追击,以6-4、7-6(4)战胜跨国组合朱珍珍/德格鲁特,成功夺冠。这是两人继今年澳网、温网之后,第三次收获大满贯轮椅网球女双冠军。(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山东快书演员王瑛迪:学好老一辈艺德 让曲艺薪火相传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6日讯 近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在临清东宛园举行。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50多名快书名家与新秀,带来了《海岛真情》《沂蒙红》《一件军大衣》《巧闯北七家》等30多个节目。“我这次参加展演的
  • 刘强东时隔18年再办网友见面会,邀请网友喝茅台、“把酒言欢”
    安徽商报2025-09-05 18:11:109月5日,京东黑板报发布《这是一封来自东哥的邀请函》。据文中介绍,在2007年,刘强东组织了第一届“网友见面会”。 京东表示:时隔近20年的今天,换种方式,重启“用户见面会”!9月16日,“品酒会”首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届时刘强东将亲临现场,邀请网友品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咬文嚼字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1:06:0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中仲弓问仁时,孔子的回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同样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答。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年代,孔子目睹了太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提出这一主张,实则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冲突中寻求和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换位思考,引导人们反思行为,作为“恕”道的具体体现,构成了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成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从字面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希望承受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他人。其精妙之处在于极简形式下涵盖广阔伦理空间,不像具体道德规范限定于特定情境,而是提供普适性思维方法——以自身感受为参照,推知他人需求与禁忌。这种“推己及人”的逻辑,打破自我中心的认知局限,为道德判断提供直观可感的尺度。

深入理解,它建立在对人性普遍性的认知上——人类在基本情感和需求上相通。被伤害会痛苦,那么施加同样伤害给别人,他们也必然痛苦。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是这种共通的人性基础,让这一原则具有普适价值,能跨越时空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

在中国思想史上,后世学者不断阐发这一思想。孟子将其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思想,认为道德扩展始于对自身情感的体认与外推。董仲舒提出“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强调其核心是约束自我行为。宋明理学家将其与“性善论”结合,认为换位思考能力源于人先天的良知良能,是“天理”在人心的体现。

历史上,无数智者贤达深刻理解并实践这一原则。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其具体诠释。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是这一原则的升华。东汉名臣杨震面对深夜赠金者“暮夜无知”的辩解,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严词拒绝,不愿将自己不齿的暗室欺心之事施加于道义。明代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主动退让权力避猜忌,深知“鸟尽弓藏”,不愿让君主两难。

在西方,类似思想同样存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基督教中“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都与孔子的主张异曲同工。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绝对命令”——“只按照你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去行动”,更是遥相呼应。这些跨越东西方的思想共鸣,证明了其普遍真理性。

从逻辑看,这一主张有内在合理性。它建立在简单坚实的基础上:若人人遵循,便不必承受他人伤害,社会整体福祉提高。这是自洽的道德体系,无需外在强制就能自我维持。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公正的旁观者”概念与之相通——通过想象中立第三方视角判断行为正当性。这种换位思考能力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关键。商业交易中,商家为消费者着想就不会销售劣质商品;公共场合,人们考虑他人感受就不会大声喧哗。相互体谅成为社会运行的润滑剂。

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它的作用不可替代。社会由无数个体组成,冲突难免,这一原则提供了解决路径。它不要求牺牲自我利益,而是通过互惠互利实现和谐。家庭中,父母记起儿时对专制的反感,就不会过度控制子女;子女体谅父母年迈不便,就会更孝顺。职场里,上司回想做下属时的感受,就不会滥用权威;同事间相互理解,能建立高效合作。邻里相处,考虑对方作息,就不会深夜制造噪音。这些微小体谅累积成社会和谐的基础。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类最自然的感情是自爱,最自然的关心是对自我保存的关心”,而这一原则正是将合理自爱扩展为互爱的有效途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人与事却不鲜见,足以证明让这一原则成为人们高度律己的自觉,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多么的重要。

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行人一边抱怨他人随地吐痰,一边自己却随手丢弃烟蒂;司机一边痛骂加塞车辆,一边自己却伺机插队;邻居一边抗议楼上噪音,一边却在自家深夜聚会狂欢。这种“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的矛盾现象,如同现代社会的顽疾,渗透在职场、家庭和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

职场中,这种双重标准表现得尤为赤裸。许多管理者最厌恶上级的官僚做派,转身却对下属摆出更甚的官威;他们曾深受加班文化之苦,掌权后却制定更严苛的考勤制度。如网曝某公司的中层经理,年轻时因领导临时增加任务而错过妻子分娩,如今他却习惯在周五下班前给团队布置紧急工作。当年轻员工提出异议时,他振振有词:“当年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媳妇熬成婆”式的轮回,恰如鲁迅笔下“吃人的筵席”,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却浑然不觉。

家庭场域里,这种矛盾有时更显荒诞。父母们最痛恨儿时被拿来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如今却在家长群里暗暗攀比子女成绩;他们曾发誓绝不像父辈那样专制,却用更隐蔽的方式控制孩子的人生选择。李女士至今记得初中时被偷看日记的愤怒,现在却通过监控软件24小时查看女儿的社交动态。这种“以爱之名”的越界,犹如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曾经也是外面的人——却忘了当初的挣扎。

公共空间的失序更令人唏嘘。广场舞大妈们要求年轻人尊老,却用震耳欲聋的音量践踏他人休息权;电动车车主咒骂机动车占道,转头就把车停在盲道上。某小区最近发生的纠纷颇具代表性:张先生连续三个月投诉楼上漏水,物业调查发现,他家的违规装修才是渗水根源。这种“手电筒式”的处世哲学——只照他人不照自己,使得公共生活成为零和博弈的战场。就像顾城诗句描述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但太多人用这双眼睛专门挑剔他人的黑暗。

这些现象背后,暴露出人性中顽固的自我中心倾向。人们往往能敏锐感知自身遭受的不公,却对施加于他人的伤害异常迟钝。这种认知偏差,使“推己及人”的古老智慧在现实中节节败退。当每个人都坚持“我的特殊情况”,却苛求他人遵守普世规则时,社会就陷入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要打破这种循环,或许需要先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些时刻,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些场景的共同点,是人们习惯用“自我”为圆心画圈,圈外的感受都可以被忽略。就像排队时总有人觉得“我的急事更特殊”,插队时却痛恨别人破坏规则;网购时要求商家“服务必须到位”,转头就给快递员恶意差评。我们都在渴望被温柔对待,却常常在不经意间,把冷漠推给了别人。或许人性本就有自私的褶皱,但正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复践行,才能熨平这些褶皱。

此外,推崇此原则时也要警惕“己所欲,施于人”的倾向。这是对其的片面理解甚至曲解。人与人存在差异,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别人未必认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便是如此。历史上诸多悲剧源于此“好心办坏事”:父母强迫子女选自己认为有前途的专业,压抑孩子天赋;狂热传教士强迫他人接受信仰,引发文化冲突;某些国家以“传播民主”为名干涉他国内政,导致战乱。这说明尊重差异与尊重共性同样重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真正的和谐是差异中的共存。明代李贽在《焚书》中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至今仍有前瞻性。

现代生活中,平衡二者需培养审辨性思维——既推己及人,又尊重差异。赠礼考虑对方喜好而非自己偏好;教育孩子以引导代强制;跨文化交流欣赏差异而非强求一致。这需要智慧与同理心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启示,真正的相互承认是平等基础上的相互理解。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一起朝同一个方向看”,这种既保持自我又与他人连接的智慧,是处理“己所不欲”与“己所欲”关系的关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古老智慧,教导我们跳出自我中心,以开放包容心态对待他人。不要求放弃自我,而是通过理解他人更好实现自我;不模糊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建立真正连接。面对复杂人际关系,常念这八个字,让它成为为人处世的指南针,引领我们走向更和谐、有尊严的生活。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或许这就是对它最诗意的诠释——即便遭遇不公,仍以善意回报世界,因这是我们共同向往的生活方式

来源:北京号

作者:晋化

相关文章
  • 员工爆料:King暴力裁员200人,背后资本推动AI取代员工
    发布日期: 2025-08-29 15:57:00
    文 | DataEye老牌休闲游戏巨头King最近似乎正深陷泥沼中。从2023年随动视暴雪被微软收购后,King的内部变动一直不少——今年5月,Todd Green接替Tjodolf Sommestad成为公司的新任总裁,后者在King工作近14年,担任了3年总裁,现已离任。而Green则担任过《糖
  • 被批打击“反犹太主义”不力!法国外长:美大使无权指手画脚给法国上课
    发布日期: 2025-08-27 00:04:00
    每经编辑:黄胜据央视新闻法国外长巴罗8月26日在接受采访时证实,法国外交部25日召见美国驻法大使查尔斯·库什纳,但库什纳本人并未出现。此前,库什纳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公开信中指责法国“打击‘反犹太主义’不力”。法国外交部对这一指责予以坚决驳斥。巴罗称,库什纳的言论既不合规也不合理,作为外国大使,他“
  • 真相原来这样!推出保婴丹、白凤丸的香港余仁生,是南海人创办!
    发布日期: 2025-08-24 11:24:00
    相信生于70年代之前的人都会听过白凤丸的金牌广告词“细细粒,容易食”,这个女人常用来补气血的白凤丸,还有家有婴儿常备的保婴丹,都是由佛山南海乡亲余广培所创立的香港十大名牌之一的余仁生,它已经是跨越140多年的老商号。“余仁生”并不是由一位叫余仁生的人所开创,它真正的创办人是佛山南海大沥乡亲余广培,“
  • 脖子上长出的小肉粒,能揪吗?
    发布日期: 2025-08-19 12:33:00
    生活中,许多人都曾在脖子上发现过这种“小肉粒”。↓这个小肉粒一般是丝状疣。网上有一种说法,丝状疣是因为HPV感染引起的,确实是这样吗?长了这个东西该怎么办?01 丝状疣是什么?丝状疣一般表现为皮肤表面细小的突起,像丝线或者指头,这种突起可能有好几个长在一起,外观看起来很粗糙,不光滑。除了长在脖子上,
  • 触控式方向盘按键存安全隐患,大众在美遭集体诉讼
    发布日期: 2025-08-18 07:25:00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触摸感应式方向盘按键虽然看起来颇具未来感,但用户对其更多是不满而非赞赏。据美国一项新的集体诉讼显示,这些电容式触控按键不仅使用不便,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多年前,大众汽车承认触控式方向盘按键是一个错误,并承诺将在未来车型中恢复传统的物理按键。然而,这一决定对于目前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