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北京市石景山城市更新四年投900亿元,481个项目重塑京西门户
    来源:【中国城市报】在8月2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曹世辉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两大战略,四年来统筹推进481个城市更新项目,带动投资超900亿元,区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曹世辉作发布。叶中华摄城市更新多项任务超前完成。全区106
  • 体育头图|姚明亮相“库里训练营”活动
    ↑ 8月20日,姚明(右上)、库里(中上)与来自四川的乡村女子篮球队队员互动。当日,姚明亮相在重庆举办的“库里训练营”活动,并观看学员比赛。 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 全龄共享 绿心“萌”动——济南市政协组织开展绿地开放共享“再商量”第三次现场商量
    “我们要做的不是传统绿地公园,而是打造人与宠物共享的生活共同体,更是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8月20日上午,济南市政协绿地开放共享“再商量”第三次现场商量现场,曾被评选为济南“十大最具活力共享绿地”的唐冶中央公园里,微风吹来青草香,阳光、草地、撒欢的“毛孩子”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调研第一站,
  • 走小清河、进托管班,济南公交志愿者在行动
    8月19日,济南公交干线公司三队志愿者以“小清河护绿 共建生态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注入公交力量。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郭文生、程玉荣、周玉全、陈钢等驾驶员变身“生态卫士”,沿小清河岸边的步道、绿化带与滨河栈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刷牙出血有口臭不是小事 可能是牙周在求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1:5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虽然经常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的情况,沈佳也只是认为自己上火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牙齿明显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检查,她被确诊为重度牙周炎。

沈佳的经历并非个例。忽视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早期信号,是牙周病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牙周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众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

那么,牙周病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确诊后如何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预防牙周病,维护口腔健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牙周科专家及患者。

牙周病早期信号易被忽视

“牙周病的早期信号是牙龈出血和口臭。”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杨刚说,“但是很多人会忽视这些问题,觉得出血是牙膏或者牙刷的问题,口臭是肠胃疾病引发的。事实上,大部分的口臭都是由牙周疾病引起的。”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等)的慢性炎症。当口腔卫生欠佳,食物残渣会黏附在牙齿表面,成为细菌的营养来源。这些细菌逐渐形成牙菌斑,并在牙面上不断堆积,钙化形成牙结石,引发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炎症进一步侵蚀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导致骨组织逐渐被吸收,发展成牙周炎。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牙齿会开始松动、移位,最后脱落。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群更容易得牙周病,同时牙周病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口腔作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入口,其内部菌群可能会异位定植到肺部或者消化系统,从而与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相互影响。

在心血管疾病中,牙周病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疾病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研究显示,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相关性。患有牙周炎特别是重度牙周炎,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细菌有关,还受到局部和全身因素的影响。局部因素包括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等;全身因素则涉及免疫功能、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如孕妇、青少年体内激素有波动)、精神因素(如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是否吸烟、是否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等。

牙周病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杨刚说,牙周病治疗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洗牙)和龈下刮治,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在基础治疗后,如果牙周袋仍较深,则需进入第二阶段牙周手术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翻瓣、植骨等手术。第三阶段是针对牙齿移位、咬合等问题的多学科修复或正畸治疗。最后进入长期维护阶段,患者需定期复查,维护牙周健康。

“牙周炎无法像感冒一样完全治愈。一般来说,我们是通过一系列的治疗缓解症状,保护牙槽骨不要继续被吸收。但已损失的牙槽骨无法天然再生。”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综合科主治医师马穗齐说,“即使这次治好了,如果患者没有认真维护口腔卫生,牙周病可能还会复发。”

50岁的何军在出现牙齿松动、口臭,牙龈红肿、萎缩等症状后并未重视,直到就医时发现已发展为重度牙周炎。“确诊的时候心情非常沮丧、焦虑。”他说。

之后,他开始了牙周治疗周期,经历了洗牙、龈下刮治、拔牙、根管治疗等。“治疗过程很痛苦,但收效甚微,牙龈还在继续萎缩,无法根治。”他说,“自己牙齿不好的现实也只能接受了。”

22岁的大学生兰天阳在确诊为中度侵袭性牙周炎后一度很焦虑,担心自己年纪轻轻牙就掉光了。在接受治疗后,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逐渐改善,牙周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对牙周病了解后就会知道有哪些治疗过程,只能慢慢来。”她说。

杨刚告诉记者,许多患者早期忽视牙龈出血等症状,直到牙齿松动、移位才警觉,开始上网查询牙周病的资料。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常常会夸大后果,加剧患者焦虑。有的患者鼓起勇气去看口腔科医生,得知需要拔牙、牙齿预后不稳定且需长期治疗时,会一时难以接受,陷入后悔和对治疗的害怕、对缺牙的恐惧、身边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然而,开始治疗就意味着转机。虽然过程漫长且可能反复,但炎症得到控制,症状不再恶化,患者的心态也会逐渐平稳,习惯了与牙周病共存,建立起科学的口腔护理习惯。”杨刚说。

牙周健康是美观的前提

何军拔除了松动的牙齿,包括一颗门牙。他的牙周状况不佳,无法进行种植,只能佩戴假牙维持日常功能。“戴着假牙总觉得羞于张嘴,只能笑不露齿,不敢开怀大笑。”他说。

“牙周炎常给患者带来缺牙、口臭、牙缝变大、黑三角(指牙齿之间牙龈乳头萎缩或缺失后,在相邻牙齿的接触点下方形成的三角形间隙。由于这个区域没有牙龈填充,会露出黑色的空隙,影响美观,尤其是前牙区更为明显——记者注)等问题,会让患者产生社交恐惧。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接受现状,通过科学治疗控制病情后,再考虑后续的改善方案。”杨刚说。

郭莉莉在29岁的时候确诊了重度侵袭性牙周炎。她的牙根和牙槽骨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牙齿状况相当于45-50岁年龄段的水平。“对我来讲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我还很年轻,不能接受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以及我的牙齿看起来变得越来越长。”她说。

她曾经考虑过把牙齿表面磨除后做牙齿贴面,把牙缝补上。但医生阻止了她的想法:“首先要考虑牙周健康。如果牙周问题不解决,做了贴面,贴面部位的牙龈可能会萎缩脱落,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于是,郭莉莉先进行了牙周炎的治疗。

“很多患者出现牙齿移位、牙缝增大后,为了美观反而不去解决牙周问题,在一些不正规的机构做了牙齿贴面、牙冠等项目。虽然暂时让牙缝消失了,却导致牙龈状况进一步恶化。”杨刚说,“我们首先要恢复牙周的健康,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去实现牙周的美观。”

在牙周状况稳定后,兰天阳计划先通过树脂补牙来改善牙缝过大的问题。待收入稳定后,再考虑进行正畸治疗。

兰天阳以前偶尔吃零食,也不太在意口腔清洁。自从患上牙周炎,每次进食后都会刷牙和用牙线彻底清洁食物残渣,过程比较麻烦,所以她在保持规律三餐的同时,减少了零食的摄入。

自2023年起,国家医保局推行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口腔种植体费用明显降低。沈佳在医生评估后种植了6颗牙齿。“刚完成种植的时候感觉嘴里塞了异物,种植牙没有和我的口腔融合得很好。现在虽然适应了,但我还是不敢用它去咬硬物。我更看重的是种植牙的美观。”沈佳说。

沈佳现在非常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除了认真维护口腔卫生,她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坚持早睡早起。

杨刚告诉记者,牙周病患者要保证每天两次刷牙,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牙龈与牙齿交界处。虽然刷牙能清除约60%-70%的牙菌斑,但牙齿邻面的菌斑还需借助牙线或牙缝刷等工具进行清洁。

“我们建议牙周病患者最少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马穗齐说,“如果患者有吸烟的习惯,那么要及早戒烟。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则要控制好血糖。同时,患者要有良好的睡眠以及健康的饮食,尽量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

日常护理与定期检查缺一不可

“多数人从小没有接受过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牙线使用的指导,缺乏科学的口腔清洁知识,口腔卫生做得不够好。同时,牙结石无法通过日常刷牙清除,必须通过专业洗牙或刮治才能去除。然而,国人普遍缺乏定期口腔检查的意识,往往等到牙齿出问题才就医,此时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良好的口腔健康需要科学的日常清洁和专业的口腔护理相结合。”杨刚说。

在日常护理方面,马穗齐建议,日常口腔清洁需要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若能在午饭后增加一次则更为理想,建议用巴氏刷牙法刷3-5分钟。

据马穗齐观察,她的患者习惯站立刷牙,且刷牙时间在一分钟左右,能坚持3分钟以上的寥寥无几。为此,她建议患者可以坐着慢慢刷牙,同时播放一首3-5分钟的歌曲。这样既能让刷牙过程更轻松愉快,又能保证刷牙时长。

马穗齐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即使是五六岁的儿童也要开始使用牙线。牙线柔软的质地与牙齿邻面的弧形结构契合,是清洁牙间隙的理想工具。相比之下,坚硬的牙签不仅清洁效果欠佳,使用不当还可能伤害牙龈乳头。“健康的牙间隙加轻力后刚好能通过一根牙线。如果牙线能毫无阻力地通过牙间隙,则牙缝太大。如果牙线怎么都过不去,则牙缝太紧了。”马穗齐说。

在专业牙科护理方面,马穗齐建议每年或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并将口腔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这样能更好地实现牙周病预防,避免出现症状后再就医。

(应受访者要求,郭莉莉、何军为化名)

实习生 何锦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一医院发严正声明:立即停止网暴
    发布日期: 2025-08-18 10:53:00
    近日,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宣教科发布严正声明与澄清:近期,某短视频平台用户“王某某”、“简某”发布涉及我院的不实信息视频,引发网络关注。上述视频内容存在严重歪曲事实、虚构情节、误导公众、煽动对立、水军炒作等情况,对我院声誉及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困扰,特别是近期“某地某院妇产科主任坠亡以自证清白”事
  • 口臭5年,查出病变!身体的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发布日期: 2025-08-17 15:15:00
    近日“28岁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话题引发热议一名女子体检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胃镜结果显示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已处于胃癌前病变状态而她的父亲也曾因口臭查出胃癌目前正处于术后恢复的阶段引发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一文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
  • 暑期脊柱侧弯就诊量上升 医生: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
    发布日期: 2025-08-08 11:43:00
    进入暑假,多家医院的脊柱侧弯就诊量大幅上升,不少家长带着放假的孩子前来评估就诊。专家提醒,脊柱侧弯并非单纯姿势问题,也可能引起孩子自卑等心理障碍,还会造成成年后腰背痛,严重的还会影响心肺功能。近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吴女士(化名)带着16岁的女儿来到了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意磊的门
  • 药品集采“反内卷”,纠偏“唯低价”导向
    发布日期: 2025-07-27 22:36:00
    “反内卷”绝非否定集采的降价本质,而是要构建更健康的竞争生态。7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施子海在介绍近期启动的第11批集采工作时表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反内卷”这一新提法,受到了业
  • 全国医药费用增速下降,医保基金支出近2.98万亿
    发布日期: 2025-07-17 06:43:00
    图说:武汉一家药店内,患者在医保服务站咨询摄/辛颖医药费用的支出将持续增加,医保基金将更精打细算文|《财经》记者 辛颖7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全国参保率巩固在95%,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安全稳健。《公报》显示,2024年,职工医保参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