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通过设立子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或并购重组等方式,加码布局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多地政府也推出专项政策与引导基金,以“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为方向,构建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
专家指出,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构建起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才能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多领域投资动态频现
在机器人领域,浙江荣泰拟投资2000万元在浙江嘉兴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机器人业务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奥飞娱乐拟向共青城植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1000万元,对专注于消费级AI机器人研发的深圳玄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在半导体领域,富乐德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购买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易天股份公告称,拟收购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易天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少数股东全部股权。
在航空航天领域,上工申贝拟与威海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设立由公司控股、以航空器设计、制造、销售及客户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三联锻造表示,公司近期设立专注于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零部件研发的分公司,提升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生物医药领域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竞逐热点。九州通表示,全资孙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产业基金,通过股权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药品、医疗器械、医美、抗衰老等医药大健康、科技领域。康为世纪公告称,拟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生命科学、生物制造、诊断和基因细胞等前沿疗法领域;英诺特公告称,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产业基金,投资生物医药领域的非上市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体外诊断、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成长性企业。
打开全新发展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人工智能+”驱动作用增强,数字产业蓬勃发展,4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各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造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2023年开始,公司全面深化算力业务布局,战略性地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实现算力业务板块的突破,打开公司全新发展空间。”宏景科技表示,公司致力于持续探索与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智算等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
近日,宏景科技斩获两笔Y公司算力订单,分别签署了总金额5.97亿元和总金额5.62亿元的《智算项目服务合同》,向Y公司提供服务器、组网配套服务以及对服务器进行必要的改配服务,并提供算力服务。
付凌晖表示,从下阶段来看,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政策扶持持续加力
此外,多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浙江省近日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充分发挥“4+1”专项基金投资引导作用,打造1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基金群,满足人工智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福建省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打造总规模超13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矩阵。同时,筹设100亿元省级科创接力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为基金投资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接续赋能。
广东省近日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出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S基金等有效投资体系,着力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产业的前沿性技术具有研发周期长、多学科交叉性强、颠覆性影响深远等特点,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赋能构建起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来源: 中国证券报)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