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喜报!青岛地铁集团王伦珂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开展的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中,青岛地铁集团王伦珂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王伦珂,青岛地铁李村站值班站长,累计志愿服务5200小时。他以“雷锋车站”为阵地,创新推出引路条、常旅客沟通群等15项便民服务,特需群体帮扶成功率达100%。领衔组建
  • 凡人微光|“19801,顺利完成任务!”
    “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像我一样大口大口地吃饭”这是23岁支教老师康康(化名)的一个心愿近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康康在云南昆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在康康选择去支教的时候她希望能够“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可她却在一年时间里做了两件让她终身难忘的事20
  • 当代城市文化创新性表达 上海艺术家“笔墨构城”在京展出
    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笔墨构城——上海美术学院城市山水作品展”以都市建筑景观为主要题材,引发了艺术评论界的热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笔墨构城”这一主题,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次深刻探索,更是对当代城市文化的一次创新性表达。当笔墨与城市相遇,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张力,这里有冲突,更
  • 《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天空视角”遇上“丛林心跳” 文旅新业态催生游玩新体验
    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岳阳举行,今天起,联播推出系列报道《大美江湖 天下岳阳》,感受岳阳的自然、人文之美。首篇来到岳阳平江县,平江县猎玩小镇借直升机等打造“云端观景长廊”,让游客空中揽胜;幕阜山天岳飞龙丛林探险乐园则以多元户外探险项目,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在平江县猎玩小镇,游客们搭乘直升机、固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D扫描揭示“泰坦尼克”号沉没前最后时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57:00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泰坦尼克”号已在北大西洋3800米深的海底沉睡了100多年,然而人们对它的兴趣仍然没有消失。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对沉船残骸所做一比一数字化3D重建结果,揭示了先前不为人知的沉船前最后时刻。

图为“泰坦尼克”号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英国深海测绘公司“麦哲伦”2022年夏天开展测绘工作。专业人员操控潜水器,共计耗时200多个小时,从各角度拍摄超过70万张图片,创建出沉船残骸的精确3D图像。据英国广播公司8日报道,图像显示,“泰坦尼克”号巨大的船首仍然立在海底,如同仍在航行一般,但在600米开外,船尾却已成为一堆残缺不全的金属。舷窗上的玻璃破碎,可能在刮过冰山时损坏。

研究“泰坦尼克”号的专家帕克斯·斯蒂芬森说,全面了解整个沉船残骸是弄清事故真相的关键。

先前有幸存者称,当“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时,锅炉房的灯还亮着。这表明锅炉工们一直工作到沉船前最后一刻。

研究人员特别关注其中一间锅炉房。它位于船体断裂处,因此从扫描图上很容易看到。图像显示,一些锅炉炉身凹陷,这表明它们在坠入水中时仍在运行。研究人员在船尾的甲板上还发现了一个处于打开状态的阀门。这表明沉船时,蒸汽仍在进入发电系统。

斯蒂芬森说,灾难发生后,锅炉工们没有自行逃生,而是选择留下来将煤铲入锅炉,以维持照明,让船员可借助光亮尽快释放救生艇,因而挽救了很多生命。最终,锅炉工们全部葬身大海,“甲板上那个打开的阀门告诉我们这一切”。

此外,研究人员还根据“泰坦尼克”号结构、航行速度、方向和位置等信息,利用先进数值算法、计算模型和超级计算能力重建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过程。

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擦过冰山,“泰坦尼克”号船体上留下一连串穿孔。按照设计,即使4个水密隔舱被淹,“泰坦尼克”号也能保持漂浮。但根据模拟计算,冰山破坏了6个水密隔舱,水顺着这些只有A4纸大小的孔缓慢却稳定地流入隔舱,最终导致船只沉没。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多年才能完成本次数字化重建结果的彻底分析。

斯蒂芬森说,“泰坦尼克”号每次只向人们讲“一点点”故事,“但每一次,都让我们欲罢不能”。

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中撞上冰山,在北大西洋沉没。“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邮轮。据记载,2200多名乘客和船员中,约1500人不幸遇难。1985年,人们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方向约3800米深的海底发现沉船残骸。(荆晶)

相关文章
  • 3D扫描揭示“泰坦尼克”号沉没前最后时刻
    发布日期: 2025-04-09 15:57:00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泰坦尼克”号已在北大西洋3800米深的海底沉睡了100多年,然而人们对它的兴趣仍然没有消失。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对沉船残骸所做一比一数字化3D重建结果,揭示了先前不为人知的沉船前最后时刻。 图为“泰坦尼克”号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英国深海测绘公司“麦哲伦”2022年夏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