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 通讯员刘本来)牛羊肉、鲜牛奶是餐桌上的常见美味,也是优质营养来源。但若误食来源不明的私宰牛羊肉、饮用未经检疫消毒的鲜奶,可能会被“布鲁氏杆菌”盯上,患上布鲁氏菌病。近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健康提示:警惕餐桌上的“布鲁氏杆菌”,掌握科学预防方法,及时应对,有效规避健康风险。
据介绍,布鲁氏杆菌就像“隐形杀手”,被病菌感染的牛羊肉、皮毛、乳汁等都会有它的“影子”,此外病牛羊的胎盘、流产的羔牛羊及牛羊圈、饲养工具等环境中都有布鲁氏杆菌的存在。人体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常出现反复发热、多汗、肌肉关节疼痛、乏力,部分人还会伴随淋巴结肿大。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过无防护接触牛羊、食用私宰牛羊肉、未经消毒鲜奶,或接触过牛羊胎盘、流产羔的经历,千万别当成普通感冒拖延,务必及时就医。”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制科专家说,布病可防可治,只要在发病早期前往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规范治疗,大多数人能完全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拖延病情,或自行乱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展为“慢性布病”——关节疼痛、长期疲劳等症状会持续困扰生活,甚至影响正常劳动能力。
如何科学预防布鲁氏菌病?记牢以下四点:
1.买肉喝奶选“正规”,来源不明切勿碰买牛羊肉时,前往正规市场、超市,仔细核对“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与检疫印章,坚决不买私宰肉、来源不明的肉,更不能吃生肉或半生肉;喝鲜奶、吃奶制品,优先选择超市里经过巴氏消毒的产品;若选择散装鲜奶,必须煮沸5分钟以上再饮用,绝不喝生奶、不吃未经消毒的奶酪。
2.农牧接触做“防护”,皮肤口鼻别暴露农牧民朋友给牛羊接生、处理流产羔、清理胎盘时,一定要戴好厚手套、穿上防护服或围裙,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操作结束后,立刻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衣物、手套也要及时清洗消毒;打扫牛羊圈及牛羊粪便时佩戴口罩,防止吸入带病菌的灰尘。
3.生熟分开要牢记,交叉污染要远离切生牛羊肉的刀、菜板、容器,要与切熟食、蔬菜水果的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完毕后,及时用开水烫洗消毒,不给病菌留机会。
4.家养牛羊做“检疫”,早查早治早安心养殖牛羊农牧民要积极配合动物检疫部门,定期给牛羊做布鲁氏杆菌检测;一旦发现病牛羊,需由专业人员按规定扑杀、无害化处理,绝不能私自售卖、屠宰或食用;及时给牛羊接种布鲁氏杆菌疫苗,能有效降低牛羊感染风险,从源头减少隐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