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对话陆先高|微短剧行业的两大增长极、两大方向、两大短板
    来源:传媒内参 在陆先高看来,微短剧现在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流网络视听形态之一。微短剧行业发展势头有目共睹,向精品化转型,成绩也很亮眼。“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本质上是为微短剧行业量身定制的“精准导航系统”,通过提高备案门槛、强化专家预审,未来真正用心打磨作品的团
  • 海淀区温泉镇,有座充满了民间传说的龙王庙
    林黛玉芳名之由来,其灵感就蕴藏于大西山当中位于海淀区西北的潜山地带,有一座海拔仅为83米的小山。说它是山,不若称其为丘。此丘之名,乃是“画眉山”。按照海淀区文史专家史贵生老师的说法,京西的“画眉之山”大概不止一处,然此处“画眉山”却最为出名(在史料中多次出现)。画眉山上盛产黛石,其为宫女画眉之用。据
  • 海南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回升
    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回升,绿色、科技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长较快——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海南金融运行情况:海南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主要金融指标持续改善,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重点领域的力度进一步增强。截至3月末,海南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2242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
  • 突发!西藏发生3.4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10日9时33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4.11度,东经86.47度。来源:央视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淀区温泉镇,有座充满了民间传说的龙王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1:06:00    

林黛玉芳名之由来,其灵感就蕴藏于大西山当中

位于海淀区西北的潜山地带,有一座海拔仅为83米的小山。说它是山,不若称其为丘。此丘之名,乃是“画眉山”。按照海淀区文史专家史贵生老师的说法,京西的“画眉之山”大概不止一处,然此处“画眉山”却最为出名(在史料中多次出现)。画眉山上盛产黛石,其为宫女画眉之用。据说,最初以黛石画眉的宫女,大多出自金中都之宫廷。当然,由于大西山中多产黛石,所以能被称作“画眉山”之地应不在少数。且就在距离画眉山不远的香山一带,便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黛石。因而,曾经居住于彼处的曹雪芹,才会以黛玉两字,馈赠给其著作中的“第一”女主角;而位于门头沟深山之中的斋堂镇,亦因盛产黛石而闻名京城内外。

真正应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之诗句的画眉山黑龙潭

香山出黛石,然今日的香山却无“画眉山”之名。能得此名者,或许没有留下曹雪芹的足迹,但其却成为了清朝皇帝祭祀龙王爷的重要场所。话说回来,黑龙潭之水量并不算多,水位亦不算深。然或许是应了刘禹锡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不高的山,加之以不深的水,竟然能够成为祭祀龙王的国家级坛庙,靠的乃是“真龙天子”莅临。至于会不会有龙王降世临凡,那都不是亿万臣民所要考虑的事。皇帝若说这里灵验,那便是真的灵验。于是乎,一处不甚起眼的浅潭,居然成为了华夏大地上最为重要的龙潜之区。

众说纷纭的黑龙潭之民间传说

以“真龙天子”认可的方式来刻意打造一座小庙,似乎还有些说不过去。而且,这么浅的一泓池水中,又何以潜游蛟龙?面对这一尴尬问题,似乎连常来祭拜的乾隆皇帝都难以解释。当然,能不能解释倒无所谓,反正皇帝信这个。或许,明清时代民间传说中所留下的那个关于“黑龙潜底”的故事,也在皇家认可的范围之内吧。那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

在上界的天龙八部之中,曾有一龙将。因其触犯天条,以致被贬谪人间,且投胎于画眉山附近的一户李姓人家。因此龙显化未成,待其降生之时,竟是一个通体黝黑、人首蛇身的怪胎。李父认为不祥,欲将其杀死,未料想手一偏,只把它的尾巴砍了下来。此怪物随之化成清风,逃进了黑龙潭当中,且恢复了原形。该物因而被当地人称为“秃尾巴老李”。

然这条龙“道心未泯”,立志要造福一方。它曾经于三昼夜间,在半空中斗败了居于山后、经常幻化为白衣秀士并霸凌妇女的一条白龙。黑龙将之摔死在一方大石之上,且留下一条深深的沟槽,这被俗称为“摔龙石”。而今的黑龙潭北侧,果真还有一处名曰“白龙潭”的地方。此义龙,对于前来求雨之乡民,总是有求必应的。故此,当地民众于画眉山上为其立庙供奉。

这是个令人称奇的民间传说。然当我查阅网络上关于黑龙潭的民间传说时,却发现了其他的版本。在此,就不一一呈现了。总之,黑龙潭内的蛟龙,顶多是个潜伏于民间的小龙而已。它的灵验,或许得益于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北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受温带季风影响显著。每到夏季,不期而遇的大雨总会有几场。即便是干旱之年,老天爷亦不会全然不来眷顾。于是,碰到初旱之时,皇帝及其臣下的祈雨活动,多少还是能够获得些“报偿”。由明清两代的御碑铭文(按照史贵生老师的统计,黑龙潭内至今尚存有明成化帝、万历帝、清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所留下的明碑三通、清碑四通)中,我们大体可以得知,驱辇数十里跑来祈雨的帝王也确实大有人在。

一座小小的龙王庙,其建筑规制却高得出奇

由于此地乃是皇家祈雨之所,黑龙潭之龙王庙的建筑规制亦高得出奇。庙内所有建筑物皆用等级最高的黄色琉璃瓦。四座红墙黄瓦、造型精美的御碑亭簇拥着居于“中轴线”上的山门、庙门与殿宇,再加上陡峻的山势,着实令这座规模并不算大的龙王庙建筑群显得气宇轩昂。有研究者评论道:“大殿的围墙用黑、绿两色琉璃瓦,以象征祈雨之所。黑、绿琉璃瓦的瓦件、脊兽与大殿及碑亭的黄色琉璃瓦构成鲜明对比,整体显得美轮美奂,从而成为黑龙潭建筑群的点睛之笔。这也极好地烘托了求雨祈福的象征寓意,是类似于北京社稷坛的完美呈现中国古代建筑之绚烂色彩的杰作。”

基本被保存下来的龙王庙建筑群

如今的龙王庙建筑群,还基本上保留着清代中叶的面貌。沿中轴线由东向西(值得注意的是龙王庙坐西朝东,山门开在东侧)依次为:山门、第一处南北碑亭、牌楼(重新修建,原来的牌楼造型精致)、第二处南北碑亭、庙门、正殿。正殿内的原有造像皆毁于“文革”前后,而今的一组乃是近年重塑。

对黑龙潭情有独钟的大清盛世君主

如此高等级的皇家御用之“小潭”“小庙”,潜藏于其中的小龙到底啥样?其实,就连极为推崇此庙的乾隆皇帝也说不清楚。据说,乾隆帝曾有诗写道:“渫然鉴毛发,更鲜鲲鲕泳。一麟游其中,昂藏无与竞。频频露头角,如具飞龙性。然疑我未知,变化斯称圣。”(译成白话之文)“我在可以照见须发的潭水之中,所能见到者,除了稀稀拉拉的鱼苗之外,亦不过是一条自在游动的寻常小鱼而已。这小鱼看起来似乎有些异动,频频展露头角,或许还带有一丝龙的潜质吧。也可能是我少见多怪了,待它长大了似乎就是一条飞龙吧。”如此自欺欺人的想法,就如同西人笔下那位穿上了“新衣”的皇帝一样。

乾隆帝最后一次前来祈雨,是在他88岁的时候。这一年,乃是嘉庆三年(1798年)。身体依然硬朗的弘历,待祈雨仪式结束后,还用玺于其题写的碑文之上,曰“太上皇帝宝”、“归政仍训政”印。此地或许也是他一生之中最后的“远足”的场所吧。

来源:北京号

作者:申哥带你走天下

相关文章
  • 海淀区温泉镇,有座充满了民间传说的龙王庙
    发布日期: 2025-05-10 11:06:00
    林黛玉芳名之由来,其灵感就蕴藏于大西山当中位于海淀区西北的潜山地带,有一座海拔仅为83米的小山。说它是山,不若称其为丘。此丘之名,乃是“画眉山”。按照海淀区文史专家史贵生老师的说法,京西的“画眉之山”大概不止一处,然此处“画眉山”却最为出名(在史料中多次出现)。画眉山上盛产黛石,其为宫女画眉之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