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王亚同
在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到来之际,记者从重庆黑叶猴监测项目组获悉,目前重庆市正全面系统地开展2024-2025年黑叶猴监测工作,包括其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质量、主要威胁因素等。
黑叶猴被誉为喀斯特“黑精灵”,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灵长类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EN)物种,也是重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体长约50—60厘米,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重庆市是黑叶猴全球分布的最北缘,集中分布于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和武隆-彭水芙蓉江峡谷3个隔离分布区,栖息地均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重庆,黑叶猴监测工作由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及相关自然保护区共同开展。近年来,重庆黑叶猴保护成效显著。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重庆黑叶猴栖息地质量逐步提高,种群数量在260只以上,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监测项目负责人、长江师范学院教授韩宗先介绍,南川金佛山是全球5个黑叶猴种群大于100只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其种群保护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物种存续具有关键价值。过去,黑叶猴的监测依赖人工追踪,效率较低。目前,除实地跟踪调查外,还采用布设红外相机、远程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监测。
当前,监测项目组已采集到猴群觅食、休息、移动、饮水、晒太阳、舔食石壁等行为数据,为黑叶猴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重庆市将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随着保护力度加大,黑叶猴有望从“濒危符号”转变为重庆生态文明的鲜活名片。
原稿点击>>
守护濒危“精灵” 重庆全面系统开展黑叶猴监测-重庆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