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北物流新城专用铁路货运场(重庆《当代党员》李云霄 摄)
7月10日,在贵州黔北物流新城,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通过园区专用铁路驶入作业区,开始进行货物装卸,实现堆场、仓库、铁路专用线以及铁路车站的无缝衔接。
为破解遵义地区大宗商品实现多式联运的关键难题,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不久前,贵州黔北物流新城专用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的重要纽带,该专用铁路与阁老坝站形成“双引擎”联动作用,对发挥铁路长距离、大运量、低成本的运输优势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势”在何处?“势”在遵义不断蝶变的通达能力。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遵义始终在提升交通枢纽能级,持续缩短与全国、全球的时空距离。从最早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合作机制,到创新全省首例“一单制”服务模式,遵义打造交通枢纽的步伐明显加快,这座“转折之城”还在不断升级——
联通内外,跨越山海。满载500吨、20个集装箱的粮食装载上船,从澳大利亚驶向广东湛江港,再“换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抵达遵义。这种“下船即上车”的运输方式对于遵义臻鑫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桃凤已不陌生。
“去年就通过‘一单制’模式进口过一批粮食,不仅解决了货物到港口还要等船期的问题,还为公司提供了物流、报关、仓储等一揽子服务,获得融资支持,运输时效节约了10至15天,资金占用和物流综合成本降低了40%,便利又高效。”高桃凤表示,这也是公司选择的最佳物流运输方式。
物流快了,更重要的是,遵义以“一单制”改革为核心,探索基于国际铁路多式联运的物流与贸易规则,大大提高进出口的“钱流”速度。
“客户只需支付货款的20%,就能以数字提单向银行质押,获得融资贷款。”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俊杰直言,这不仅解决了客户在预付、销售、库存等环节中的资金需求,也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支撑。
贵州黔北物流新城一角(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郎艳林 摄)
借力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打造智慧物流新高地,遵义也在全方位促进交通与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注重强化通道区域融合,推动通道融合开放发展。
在得知今年重庆无水港冻库开仓运营之后,郑俊杰立即将刚刚采购的一批猪副产品运送至该冻库。这座冻库距遵义港约200公里,建设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库容量超万吨。冻库配备先进的制冷设备系统、智慧仓储管理系统,能对货物的在途温度、到货温度、保质期等关键信息进行监控预警。
在郑俊杰看来,重庆无水港冻库可有效解决本地物流冷链短板,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合作,深耕通道沿线市场,积极联通上下游客户,推动茶叶、辣椒、竹笋等本土优质农产品拓宽销路。同时,引入优质水产品、水果、肉类等,确保优质商品稳定供应本土市场,打造一个“全链条、多种类、现代化”的冷链产业体系,助力“黔货出山,优品入黔”。
俯瞰贵州黔北物流新城铁路专用线(重庆《当代党员》李云霄 摄)
合力共赢的场景不止于此。立足贵州特色农产品优势,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从舌尖“小切口”入手,将于今年8月推出全新“陆海优品”品牌实体店,采取“线下体验+线上订购”的融合模式,汇聚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市及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提升“黔货”品牌竞争力,实现西南腹地与国际市场的精准对接,助推优势产品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驶出贵州、航向西南、融入全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