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沪上专家,临沂救治!2岁肿瘤患儿的千里生命护航
    偶然因扁桃体发炎就医,却发现腹部“包藏”一枚肿瘤。7月底,2岁的小峰(化名)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生为他进行了系列检查,在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小峰的“左肾存在不均质回声包块”。这行词汇对于小峰的家人来说有点陌生,但当地医生建议他们赶紧到上级医院就诊,“可能是个肿瘤,你们赶紧上城
  • 祝贺!李晓辉/王紫莹获得美网轮椅网球女双冠军
    当地时间9月5日,在2025美网轮椅网球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李晓辉/王紫莹在第二盘1-5落后的不利局面下顽强追击,以6-4、7-6(4)战胜跨国组合朱珍珍/德格鲁特,成功夺冠。这是两人继今年澳网、温网之后,第三次收获大满贯轮椅网球女双冠军。(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山东快书演员王瑛迪:学好老一辈艺德 让曲艺薪火相传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6日讯 近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在临清东宛园举行。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50多名快书名家与新秀,带来了《海岛真情》《沂蒙红》《一件军大衣》《巧闯北七家》等30多个节目。“我这次参加展演的
  • 赖清德望用“大换血”救民调?吴子嘉:没可能,大势已去
    来源:中国台湾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图片来源:台湾“中天新闻网”)中国台湾网9月5日援引台湾“中天新闻网”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面临执政以来的重大危机,“大罢免”失利后民调持续下滑,他想用重组行政团队、党团来拉回岛内民心。不过,台湾“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直言,“赖清德已完全没有翻转的可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什么有的人心理时刻紧绷?如何培养“松弛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2 17:40:00    

在生活中,“松弛感缺失”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在心理上,他们就像一台雷达般持续保持警戒状态,即使在没有实际危险的环境中,也在不停扫描“威胁信号”,他们还往往会过度解读轻微的负面事件,或把中性事件解读为带有威胁性的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大家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你的“紧绷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大家应该也会有这样的观察:同样的压力环境,有人举重若轻,有人战战兢兢。这是为何?

1

特质性焦虑

心理学用特质性焦虑来描述某种稳定的焦虑倾向。与特定情境引发的状态性焦虑不同,特质性焦虑是一种跨情境、跨时间的性格特征,使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倾向于感知到更多威胁。

有研究指出,高特质性焦虑的人在情绪调节上更依赖“表达抑制”,即倾向于强行压抑掉情绪,而非“认知重评”——即换个角度解读情绪事件。这种调节方式效果比较差,而且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

而从气质角度看,特质性焦虑与“高神经质”(对负性情绪的敏感度)和“低可控性”(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足)关联,神经质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心境和注意偏向(优先关注威胁信息),而可控性则决定了个人能否有效调节这种倾向。

因此,虽然是面对同样的压力,有些人具备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来平衡先天的敏感倾向,便能“随遇而安”,而有人这项能力比较弱,于是更易陷入“杞人忧天”。

2

过度警觉

在认知行为治疗(CBT)视角下,个体日常时刻紧绷的状态与“过度警觉”的认知策略也密切相关。

习惯于采取这种策略的人,会不停地通过扫描环境威胁来预防危险。这种做法短期可能带来掌控感,但长期却维持并加剧了焦虑。

很多习惯性紧张,很难体会到松弛感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核心信念:“世界是危险的,我是没有能力应对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他们的内心潜台词是:“只有时刻警惕,才能避免灾难”或“放松警惕就意味着危险降临”。

这样的不合理信念通常形成于早期经验(例如在高风险环境中长大),个体不得不通过持续警觉来应对潜在威胁,保护自己。

但是,这种策略上的“矫枉过正”引发了更多的负面循环:

过度关注某些身体感觉,可能会放大不适感,甚至因为反复就医检查的焦虑引发了更多身体症状;

在人际关系里过度紧张,害怕拒绝则可能表现出紧张不安,反而更加影响社交表现。

“时刻紧绷”其实有双面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从适应性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状态性焦虑”还是“适度警觉”,其实是有其进化价值的。

在真正危险的环境中,高度敏感的威胁检测系统能促发快速反应,提高生存概率。即使在现代生活中,这样的特质也并非没有合理之处:例如警觉度高的人能更早发现工作细节中的错误线索或人际互动中的微妙信号,而且有一些职业甚至需要这种特质倾向的人来完成,例如安全监控和质量控制等。

因此,“时刻紧绷”并非“有或无”的两个极端,而是一个连续谱,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谱系中。所以,无需给自己贴标签,或是一味对自身性格特质做批判,只要别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就可以了。

毕竟,如果让这种状态成为常态,就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了:

持续保持警觉消耗大量心理资源,导致注意力狭窄、工作记忆容量下降。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长期焦虑者常抱怨“脑子转不动”;

情绪方面,长期紧绷导致情绪耗竭和快感缺失,令人难以享受生活中的愉悦时刻;

过度警觉对人际关系的伤害则可能表现在过于敏感或控制倾向,影响社交质量;

长期保持紧张还会影响身体,增加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等风险。

如何理性对待并培养“松弛感”?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时刻紧绷”的状态,并且决定改变,那么以下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长期形成的警觉模式如同一条走熟的小路,即使知道新路径更佳,大脑仍会惯性选择旧路。一个人应对环境的“策略”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改变起来也必定需要足够的时间。

1

认知觉察

觉察和识别过度警觉的思维模式,而非其内容。当注意到自己像雷达一样又在“扫描威胁”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我的焦虑系统又在常规扫描了”,这种外化的观察方式能打破思维的自动化控制。

2

正念训练

试试通过正念训练,将注意力从“对威胁的监测”转向对于当下情境的体验。简单的“五感练习”(依次关注当前环境中的五种感官输入)能帮助打破担忧性思维的沉浸状态。

3

行为实验

为自己设置实验题,测试过度警觉信念的准确性。例如,相信“必须担忧才能预防坏事”的人可以尝试记录:担忧的事件实际发生的比率到底有多大?这种基于证据的信念修正,往往比单纯的说理更有说服力。

4

生理调节

通过规律运动、呼吸训练和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降低基础警觉水平。身体放松状态会向大脑发送“安全信号”,打破心身互相强化的焦虑循环。

在快节奏、高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培养这种调节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或许这也是心理健康的真正标志——不是永远放松,而是能够根据环境需要在警觉与宁静之间自如切换。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文章
  • 员工爆料:King暴力裁员200人,背后资本推动AI取代员工
    发布日期: 2025-08-29 15:57:00
    文 | DataEye老牌休闲游戏巨头King最近似乎正深陷泥沼中。从2023年随动视暴雪被微软收购后,King的内部变动一直不少——今年5月,Todd Green接替Tjodolf Sommestad成为公司的新任总裁,后者在King工作近14年,担任了3年总裁,现已离任。而Green则担任过《糖
  • 真相原来这样!推出保婴丹、白凤丸的香港余仁生,是南海人创办!
    发布日期: 2025-08-24 11:24:00
    相信生于70年代之前的人都会听过白凤丸的金牌广告词“细细粒,容易食”,这个女人常用来补气血的白凤丸,还有家有婴儿常备的保婴丹,都是由佛山南海乡亲余广培所创立的香港十大名牌之一的余仁生,它已经是跨越140多年的老商号。“余仁生”并不是由一位叫余仁生的人所开创,它真正的创办人是佛山南海大沥乡亲余广培,“
  • 脖子上长出的小肉粒,能揪吗?
    发布日期: 2025-08-19 12:33:00
    生活中,许多人都曾在脖子上发现过这种“小肉粒”。↓这个小肉粒一般是丝状疣。网上有一种说法,丝状疣是因为HPV感染引起的,确实是这样吗?长了这个东西该怎么办?01 丝状疣是什么?丝状疣一般表现为皮肤表面细小的突起,像丝线或者指头,这种突起可能有好几个长在一起,外观看起来很粗糙,不光滑。除了长在脖子上,
  • 口臭5年,查出病变!身体的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发布日期: 2025-08-17 15:15:00
    近日“28岁女子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变”话题引发热议一名女子体检时查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胃镜结果显示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已处于胃癌前病变状态而她的父亲也曾因口臭查出胃癌目前正处于术后恢复的阶段引发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感染?一文了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
  • 暮云社区青少年在手工创作中学习情绪疏导
    发布日期: 2025-08-14 08:3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3日讯(通讯员 张晓蓉)8月12日,暮云社区携手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举办了星仔陪你过暑假之“识情绪巧疏导 做手工乐成长”主题活动,30余名青少年齐聚一堂,在趣味互动中收获成长。活动伊始,社工化身“心理老师”,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