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无锡市公安局公告
    因公安工作需要,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非人民警察身份且非事业编制人员身份)1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资格条件(一)基本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3.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身体条件、心
  • 王益区:多措并举激活传统文脉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刘倩)这里西邻漆水,南依炉山,坐落于巍峨的军台岭山麓之下,是铜官县(铜川市)县政的开端。这里蕴藏着仰韶文化的遗存,矗立着千年佛塔兴元寺石塔,承载着渭北高原重要的历史脉络。这里古槐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1400年的历史倾诉历史的秘密。从雷平寺、兴元寺石塔上的岁月纹路,一砖一
  • 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山西选拔赛举办
    日前,由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山西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承办的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山西选拔赛在太原举办。本次赛事设置数字孪生、短视频制作、评茶、直播带岗、点翠工艺饰品设计、葫芦烙画6个项目,来自全省各地的48名残疾人选手齐聚赛场,通过理论测试与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展开激烈比拼。近年来,我省
  • 2025年陕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点此观看直播2025年陕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4日至21日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举行,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总工会、共青团陕西省委、省妇女联合会、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九部门联合举办。其中开幕式、主题演讲会等重要活动在汉中市举办。各地、各部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纸《青岛建议书》,何以照亮国宝回家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23:00    

最近,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抵达北京,回到祖国,结束了在海外长达79年的漂泊。

作为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实物,更是首部具有典籍意义的古书,其价值无可估量。

此次子弹库帛书的回归,堪称我国文物追索史上的里程碑——首个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启动主动追索并取得成功的案例。这也为文物回家蹚出了一条新路。

工作人员手捧装载子弹库帛书的保护箱走出客机 图源:新华社

2024年,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共同发布了《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提出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这一国际性难题的原创性中国方案。

子弹库帛书回归祖国,正是秉持《青岛建议书》对话与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成果为支撑,实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成功的示范案例。

这是怎样的回归之路?国宝回家背后,又藏着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国宝回家,路有几条?

散落世界的文明瑰宝,每一次归途都凝结着不同的故事与智慧,背后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回家密码”?

追索,“上穷碧落下黄泉”。追索是官方寻回海外流失文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依据的是国际公约及各涉事国家的法律。随着时代发展,追索路径越来越多。

比如,让证据链“说话”。子弹库帛书是利用扎实完整的证据链推动回归的典型案例。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遭非法盗掘,战国帛书出土。但盗墓者并不知道帛书的价值,将其当废品送给了收藏家蔡季襄。1946年,美国情报人员柯强以拍照为由,未经蔡季襄允许,就把帛书托人带去美国。国宝自此流落他乡。

子弹库帛书局部 图源:央视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从1980年就开始研究子弹库帛书,历经45年,建立起溯源及流转历史的证据链。在主动追索过程中,蔡季襄向柯强催要钱款的信,盛装子弹库帛书的盒盖上带有博物馆借存的标签等,成为铁证。文博部门推动多轮跨国谈判。2024年6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青岛举办国际研讨会,接收了由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移交的帛书在美国流转的物证……这一切促成帛书归来。

再如,到拍卖场“追回”。自上世纪20年代起,山西天龙山石窟大量佛首被盗凿并走私海外。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一拍卖公司将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随即启动追索机制,促成撤拍。多方协作下,天龙山石窟佛首归国。

购回,“吹尽黄沙始到金”。由官方启动专项资金寻找文物并购回。这是一个海量筛选、辨别真伪并及时出手的过程。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大量征集流失文物,抢救了王献之的《中秋帖》、韩滉的《五牛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等众多国宝。

圆明园十二兽首大多已回归祖国 图源:新华社

捐赠,“青山一道同云雨”。民间积极助力文物回归。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包括十二兽首铜像在内的无数珍宝遭洗劫。2007年,爱国企业家在拍卖会上拍下圆明园马首铜像,后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如今,十二兽首大多已回归祖国。

返还,“不尽长江滚滚流”。有的外国政府和博物馆等以善意方式返还文物。比如,2024年11月,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在访华期间,带来56件珍贵文物。

此外,还有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各种方式往往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成功促成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

二、全民“牵挂”的背后

“泪目!欢迎子弹库帛书回归母亲的怀抱”“已经准备好预约帛书7月份在国博的展览了,暑假见”……在各大社交平台,很多年轻人纷纷留言。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国宝回家”相关话题在网络掀起热潮,阅读量超百亿次。其中,“90后”“00后”成为关注主力。是什么让这些追逐潮流的年轻人,对国宝回归倾注越来越多的热忱?

从“器物认知”到“精神认同”,解码文物的文化觉醒。这些年传统文化复兴,国风国潮流行,各大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人们直观感受到文物的深厚底蕴与艺术价值。国宝不再是玻璃柜里“沉默的展品”,而是凝聚着祖先智慧、镌刻着民族记忆的文化符号,它们以鲜活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子龙鼎上的“龙”字铭文 图源:央视

比如,在国家博物馆,子龙鼎和后母戊鼎一圆一方,代表了青铜器的最高成就。当我们驻足于子龙鼎前,目光触及鼎身上那个历经三千余年岁月洗礼的“龙”字铭文时,血脉中“龙的传人”的基因仿佛被瞬间唤醒。它从日本辗转归国的传奇历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从“集体记忆”到“民族尊严”,文物回归的情感重量。文物早已超越器物本身,成为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集体记忆”。回望近代中国,列强铁蹄踏破山河,无数珍宝被劫掠至异国他乡,每一件流失的文物,都是历史伤口上的一道血痕,刺痛着全体国人的心。如今,国宝回归恰是对精神伤痛的温柔治愈。

眼看着圆明园石柱和青铜虎鎣等陆续回归,有大学生志愿者感叹:“小时候在教科书上看到残破的柱础,总觉得心痛;如今亲眼看到石柱归来,感受到的是民族的复兴。”

从“小众议题”到“全民关注”,文物热的时代蜕变。曾几何时,文物保护与回归被视为小众话题。近年来,《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等文化节目热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众通往文物世界的大门。在短视频平台,很多网友还通过“二创”,将文物回归“拟人化”,让专业议题变得“可参与”。比如,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一度爆火,点燃了人们对文物回归的关注与共情。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截图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海外华人加入捐赠行列,他们将珍藏的文物慷慨捐赠给家乡的博物馆……个体与国家的情感纽带在一件件文物回归的故事里愈发紧密,让“守护文明根脉”的共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三、让更多“文物游子”踏上归途

那一件件流失海外的文物,犹如飘零异国的游子,时刻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陈列着160多万件中国文物,而散落于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十倍之多。

今后,怎样才能让更多“游子”顺利回归?

《女史箴图》陈列在大英博物馆

畅通“合作之路”,构建跨国文物追索的全球网络。长期以来,国际上追索流失文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通过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国一直积极利用公约,不断完善国内文保法律体系,推动国宝回家。

不过,这两条公约都只适用于其生效后被盗或非法出口的文物,中国的大量文物是在此前流失的,这给追索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去殖民化浪潮深入国际文博领域,中国顺势而为,主导制定了《青岛建议书》,和其他国家携手构建起新的规则体系,以对话与合作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的保护与返还。此次子弹库帛书回归,便为更多重点文物追索开辟了新路。

用好“科技之剑”,用数字力量守护文明回归之路。我国早已向全球各国和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中国被盗文物信息。利用先进科技,可以完善数据库,提升搜寻能力。比如,杭州市临平博物馆研发出“文物指纹”系统,能精准识别文物同一性。

再如,在皿方罍回归过程中,3D打印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湖南省博物馆藏有皿方罍器盖,但器身早已被倒卖到海外。得知皿方罍器身出现在美国拍卖场后,湖南专家将3D打印的器盖拿到现场,盖上后严丝合缝,证明器身为真品。然后,倾力推动器身回国。

演员在湖南大剧院演出新编京剧《皿方罍》 图源:新华社

砥砺“追寻之志”,以信念之光照亮国宝归乡征程。文物回归是一场跨越国界与时空的文明远征,也是一道世界性的历史难题。每一件国宝的归家之路,都布满荆棘:有的历经跨国谈判的漫长拉锯,有的在司法诉讼的荆棘丛中艰难跋涉,从发起追索到尘埃落定,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其回归历程是一部镌刻着坚韧与执着的奋斗史。

正因如此,更需要砥砺“追寻之志”——“属于中国的,我们就要带它回家”。这份矢志不渝的坚守,是穿越重重阻碍的利刃,更是照亮国宝归乡之路的火炬。

山海难阻归乡路,道阻且长终必至。当更多文物回到故乡,实现跨越时空的团聚,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也将更加完整,更加璀璨。

作者:学义

来源|青岛宣传

相关文章
  • 王益区:多措并举激活传统文脉
    发布日期: 2025-09-15 11:22:00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刘倩)这里西邻漆水,南依炉山,坐落于巍峨的军台岭山麓之下,是铜官县(铜川市)县政的开端。这里蕴藏着仰韶文化的遗存,矗立着千年佛塔兴元寺石塔,承载着渭北高原重要的历史脉络。这里古槐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1400年的历史倾诉历史的秘密。从雷平寺、兴元寺石塔上的岁月纹路,一砖一
  • 海上新山东丨青岛今年海上游客突破350万人次!海洋文旅版图持续扩大
    发布日期: 2025-09-10 16:56:00
    【青岛新闻网原创】青岛海上旅游再传捷报:截至9月9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350万人次,同比增长70.95%。随着“海上看青岛”新场景的持续升级,高质量的海上旅游产品新供给使“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新常态愈发活力满满。在“海洋旅游联合运营青岛模式”的强劲推动下,“海上看青岛”
  • 保山龙陵:短尾猴举家出游,猴宝宝成“团宠”
    发布日期: 2025-09-08 21:13:00
    视频由龙陵融媒提供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布设在原始密林中多个点位的红外相机,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短尾猴猴群“举家出游”的场景,画面温馨和谐,萌态十足。短尾猴是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哺乳动物,长相与藏酋猴相似,因其突出的特征是面红尾巴短,又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2日在广西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9-08 17:13:00
    9月8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据悉,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而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及峰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
  • 赖清德望用“大换血”救民调?吴子嘉:没可能,大势已去
    发布日期: 2025-09-05 10: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图片来源:台湾“中天新闻网”)中国台湾网9月5日援引台湾“中天新闻网”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面临执政以来的重大危机,“大罢免”失利后民调持续下滑,他想用重组行政团队、党团来拉回岛内民心。不过,台湾“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直言,“赖清德已完全没有翻转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