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文章网 手机版
热门文章
  • 甘井子区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培训
    为强化春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3月21日,区委组织部举办“赋能争先 聚力攻坚”知行学堂第二期“消防应急”专题培训。 按照“大力支持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的工作要求,本次培训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分别以《防救结合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
  • 续航灭霸来了!7300mAh大电池+90W快充,月底发!
    近日,vivo Y300 Pro+ 配置被曝光了。此前 Y300 系列凭借出色续航与亲民价格已积累不少好口碑。Y300 Pro+的配置从处理器性能提升到影像优化,可以说是亮点十足。小雷先带大家看看外观。Y300 Pro+ 延续了前代 Y300 Pro 的全等深微四曲屏,配备 6.77 英寸屏幕,具备
  • 《落子未来》!大连新势力崛起
    今晚8点大连新闻综合频道,锁定系列纪录片《落子未来》第三集《引智聚企》,带您走进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和极具创新发展潜质的瞪羚企业,了解大连创新矩阵的重要力量,解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看这片科创热土如何以科技为笔以产业为卷绘就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蓝图全球独角兽——不同“钒”响位于
  • 今日开票!2025 中超大连英博主场首战在即,燃爆梭鱼湾!
    来源:大连英博足球俱乐部、甘井子文旅▼▼
最新文章
  • 全国率先!贵州造无人驾驶小巴通过国标认证,达到安全上路标准
    今天(5月1日),记者从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翰凯斯)获悉,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凭借其“零妥协安全观”,成为国内首个通过GB 7258标准检测并获得《机动车安全运行强制性项目检测报告》的软硬件全栈自研的低速无人驾驶小巴车型。同时,该资质还为企业申
  • “累的时候想过要逃吗?”全红婵这样回答
    5月1日下午,2025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北京)冠军课堂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陈艺文、王宗源参加活动,指导青少年参与跳水运动。在互动环节,有青少年问全红婵,是否会因为训练、比赛艰苦而想过“逃走”。全红婵先是笑着表示“现在就想逃”,接着她说,遇到困难时与队友、教练沟通,就
  • 北京海关多措护航“五一”假期进出境高峰
    人民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尹星云)“五一”假期,出入境旅游呈现火爆趋势。据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海关预计监管进出境航班近1900架次,监管进出境旅客近40万人次。北京作为国际旅游消费目的地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入境消费,北京海关以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保障进出境高峰,助推首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联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
    联播+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号召各级工会组织“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时代,劳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吃饭能反映人的身体状况吗?医生:健康的人,吃饭常有一些共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21:00    

凌晨三点的外卖订单、写字楼里狼吞虎咽的快餐、深夜烧烤摊的烟火…… 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常有人问:“吃饭真能看出身体好不好?” 答案就藏在每日三餐的细节里。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那些身体硬朗、活得长久的人,连吃饭习惯都惊人相似。这些藏在饭桌上的 “长寿密码”,今天就来一一拆解。

细嚼慢咽:让吃饭成为 “养生仪式”

快餐店里,有人五分钟扒完一碗面;而在广西巴马长寿村,百岁老人每餐都像在 “品茗”—— 夹一筷子菜,慢慢咀嚼二三十下才咽下。这种 “慢节奏” 可不只是优雅,更是健康智慧。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慢嚼让消化从口腔就开始 “预热”,减轻胃肠负担。2023 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研究显示,进食速度快的人,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比细嚼慢咽者高出 40%。想象一下,狼吞虎咽就像往塞满的洗衣机里硬塞衣服,长期超负荷运转,身体这台 “机器” 怎能不出故障?

食材混搭:把饭桌变成 “营养宝库”

独居的王阿姨总说 “吃饭省事就行”,一碗白粥配咸菜就是一餐。但在江苏如皋长寿乡,老人的饭桌堪称 “微型食材博览会”:杂粮饭打底,清炒时蔬、豆腐炖鱼、一小把坚果,再来一碟泡菜。《营养学报》研究指出,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材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35%。不同食材就像 “健康拼图”,绿叶菜补膳食纤维,豆类提供优质蛋白,发酵食物调节肠道菌群,少了哪一块都不完整。

晚餐 “早退”:给肠胃放个假

加班到八点,回家煮碗泡面;周末宵夜配啤酒…… 这是很多年轻人的日常。但浙江桐庐的百岁老人,太阳落山就准备晚饭,六点前准时 “收摊”。胃肠也有 “生物钟”,夜间本该进入休息模式,此时进食就像强迫工人熬夜加班。2021 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数据显示,晚餐晚于八点的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比早吃晚餐者高 2.3 倍。那些深夜下肚的炸鸡啤酒,最终都成了身体的 “沉重负担”。

口味 “寡淡”:少点调料,多点健康

重庆火锅、湖南剁椒鱼头、高糖奶茶…… 重口味食物带来瞬间快感,却暗藏危机。湖北钟祥的长寿老人炒菜几乎不放味精,盐罐旁总摆着一把小勺子 —— 每餐只放半勺盐。中国疾控中心十年追踪发现,日均钠摄入量超标的人,高血压患病率比清淡饮食者高 42%。清淡饮食不是 “没滋没味”,而是用葱姜蒜提香,用食材本味调味,就像给身体按下 “减负键”。

七分饱哲学:给身体留有余地

自助餐吃到扶墙出,深夜再补顿夜宵…… 这种 “吃撑文化” 正在伤害健康。日本冲绳百岁老人奉行 “腹八分” 原则,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放下碗筷。从细胞层面看,过度进食会让身体持续分泌胰岛素,加速细胞老化;而适度饥饿能激活细胞自噬机制,清理代谢废物。2009 年冲绳研究显示,当地老人日均热量摄入比全国水平低 15%,但平均寿命多出 7.2 岁。

定时进食:让身体 “心中有数”

早餐不吃、午餐凑合、晚餐暴食,这种 “混乱饮食” 正在摧毁健康。山东莱州长寿村的老人,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熬粥,中午十二点围坐吃饭,傍晚六点前结束晚餐。胃肠分泌消化液、调节代谢都有固定节律,不规律进食就像打乱乐队指挥,容易引发胃炎、胆结石。《中华消化杂志》研究指出,三餐不规律的人,胃肠疾病风险比规律进食者高 28%。

医院消化科里,总有人后悔 “早知道就好好吃饭”;而长寿村里,老人用日复一日的饮食习惯书写着健康传奇。吃饭从不是简单的 “填饱肚子”,而是身体与食物的深度对话。下次端起饭碗时,不妨学学这些 “长寿吃法”—— 吃得慢一点、杂一点、早一点,或许健康就藏在这些细微改变里。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 “单医支村” 守护群众健康
    发布日期: 2025-05-01 09:48:00
    【来源:菏泽日报】中国菏泽网消息(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刘朝晖) 近日,单县中心医院总医院启动“单医支村”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疗联动,实现“群众健康有人问、住院有人管、出院有人访”,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村里常住人口多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人数多少?肿瘤患者多
  • 引客流,增玩法,黔灵山公园再“变身”……
    发布日期: 2025-04-28 15:10:00
    作为许多游客打卡贵阳的第一站,黔灵山公园自去年初实行免门票以来,客流量同比增长了30%。凭借流量密码,这座历史悠久的老牌公园正积极探索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游玩体验。走进黔灵山公园黔灵湖,湖畔升级版的游船码头已经排起长队,游船从原来的手摇脚蹬变成了全自动驾驶,岸边曾经老旧的库
  • 医生提醒:一旦做了心脏病手术,就别做这4事了,否则会害了自己
    发布日期: 2025-04-28 09:01:00
    重症监护室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紧张的气息。张女士盯着丈夫胸前的监护仪,绿色的心跳曲线每波动一次,都牵动着她的神经。想起昨天查房时,医生指着术后恢复报告说:「心脏就像刚经历过地震的楼房,任何额外的负荷都可能引发二次灾害。」此刻,丈夫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他又在浏览「蒸桑拿的十大好处」,屏幕蓝光映在
  • 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光社区:净美家园 “卫”你而来
    发布日期: 2025-04-27 11:26:00
    为传承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营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社区环境,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阳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共建美好家园 共享健康生活”为目标,精心组织“净美家园 ‘卫’你而来”综合性服务活动。健康护航:义诊服务暖民心阳光社区联合小苹果口腔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关爱口腔健康”的知识讲座医生现场解答
  • 对声音特别敏感可能是情绪问题
    发布日期: 2025-04-26 15:32:00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刘昶荣隔壁突然的关门声把酝酿许久的睡意吓退,天花板传来楼上小狗跑动的脚步声像是在颅内蹦迪,窗外远处的车流仿佛就在眼前,还有暖气管里细微的流水声、办公室打印机里吐出纸张的声音、手表秒针的滴答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一般人可能不会注意到,但在部分人的耳朵里,是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