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男性的健康领域,前列腺癌是个“隐匿杀手”。在欧美国家,它长期占据男性实体恶性癌症的首位,每年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而在亚洲,虽说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念增介绍,前列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早期症状隐蔽,很多人发现就是中晚期。了解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能帮我们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应对,守护健康。
01
早期:悄无声息的“潜伏者”
前列腺癌早期,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不适,身体也几乎不会发出“警报”,想要发现它的踪迹,得靠一些专业的检查手段。
■ 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堪称前列腺癌的“预警雷达”:
■ 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检查前列腺癌的常见手段。医生戴上手套,从肛门伸进手指触摸前列腺,感受它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要是摸到质地坚硬的结节,那前列腺癌就有“暴露” 的风险。
但该方法也有些争议,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直肠指检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检测可能不够敏感,有些早期癌症组织变化太轻微,或者长在手指不易触及的部位,容易被遗漏。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直肠指检依然是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
02
进展期:逐渐显现的“麻烦制造机”
■ 尿路梗阻
当前列腺癌进一步发展,肿瘤开始慢慢长大时,就像给尿道这条“排水管道”里塞进了一块越来越大的“石头”,把路堵得越来越窄,这时候排尿就变得十分艰难。
所以,中老年男性一旦出现排尿异常,不要单纯以为是年纪大了前列腺增生,一定要排查前列腺癌。
■ 血尿
血尿是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癌进展期的一个重要“信号”。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清澈透明或者淡黄色的,可当癌肿侵犯到尿道、膀胱等部位时,会把这里的血管、组织破坏得“千疮百孔”。这些受损的部位会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尿液就变成了红色。
这种血尿通常是无痛性的肉眼血尿,患者排尿时能直观看到尿液发红,像洗肉水,甚至像鲜血,但排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这和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炎等引起的血尿不同,那些疾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尿痛。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无痛肉眼血尿,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排查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癌的可能,尽快确诊,争取治疗时机。
03
晚期:肆虐全身的“风暴”
■ 骨痛
当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癌细胞就像一群“疯狂的侵略者”,开始向身体的其他部位转移,骨骼常常是它们“攻占”的重要阵地。一旦癌细胞转移至骨骼,患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骨痛。
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有时是隐隐作痛,像有个小虫子在骨头里轻轻啃噬;有时是钝痛,仿佛骨头被重物持续压迫;还有时会是刺痛,如同针一下下扎进骨头里,甚至是剧烈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疼得患者大汗淋漓、辗转反侧。
疼痛还会在夜间或活动、负重、劳累、外伤等情况下加重,让患者苦不堪言。很多患者原本还能勉强自理生活,骨痛一发作,连翻身、起床都成了奢望。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同时还伴有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可能。
■ 病理性骨折
由于癌细胞在骨骼里“安营扎寨”,不断侵蚀骨质,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这会导致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大打折扣,让骨骼变得像“豆腐渣”一样脆弱,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只是轻轻咳嗽一声、稍微弯个腰,甚至在睡梦中翻个身,脆弱的骨头就断裂了。
脊柱、肋骨、股骨等部位是病理性骨折的高发区。一旦脊柱发生骨折,可能会压迫脊髓,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肋骨骨折会让患者呼吸都变得疼痛难忍,不敢大口喘气;股骨骨折更是让患者卧床不起,失去行动能力。
所以,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格外小心,走路要稳,避免碰撞,家里的地面不能太滑,家具摆放也尽量规整,减少磕碰风险。
■ 淋巴结肿大
除了向骨骼转移,前列腺癌晚期癌细胞还会“盯上”淋巴结,把这里当成“新据点”。当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时,淋巴结就会像一个个“小鼓包”肿大起来,这其实是身体免疫系统发出的“信号灯”,提示病情已经不容小觑。
腹股沟淋巴结和盆腔淋巴结是最容易受到波及的区域。肿大的淋巴结如果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或者淋巴管,还会引发一系列继发症状。
当中老年男性发现腹股沟或者盆腔淋巴结莫名肿大,且排除了感染等其他常见原因时,一定要把前列腺癌纳入考虑范围。
■ 全身症状
到了前列腺癌晚期,癌细胞在全身“肆虐”,身体就像一栋被狂风暴雨冲击的大厦,开始出现各种摇摇欲坠的迹象,表现出一系列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看起来很吓人,但大家也别灰心丧气。如今的医学手段多样,通过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总结:
前列腺癌这个“隐匿杀手”虽然狡猾,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循。中老年男性平日里一定要多关注身体的“小信号”,别把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问题不当回事,一旦发现尿液颜色变红,或者骨头莫名疼痛、淋巴结肿大,更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是 “对抗” 前列腺癌的关键防线,尤其是PSA检测和直肠指检。如果不幸确诊,也别恐慌,如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遵医嘱科学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科普中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见闻文章网 琼ICP备2023007320号-23